萝卜哥事件:公益营销下的蛋 12月3日,郑州威尼斯水城广场刮起一股强劲的“抢购风”,包括社区志愿者、小区物业、热心网友热心帮忙,引来无数群众捧场。“萝卜哥”萝卜哥当天运来的3万斤红薯,遭遇市民“疯抢”,很快销售一空。同时“萝卜哥”已经和嵩岳小区的社区主任协商好,把嵩岳小区作为他的红薯直销点,嵩岳小区还专门给他腾了一间房子做仓库。期间“萝卜哥”从黄河滩拉红薯的车,在江山路被交警扣了。执勤的交警认出了“萝卜哥”,出于大局考虑,最后决定暂时放行,让“萝卜哥”先进城送货,但事后必须到交警队接受“再教育”。
显然,萝卜哥事件已经触动了政府、媒体、意见领袖、评论家、社区、义工、监管者的社会各个阶层角色,萝卜哥卖菜不仅仅是单纯的卖方与买方的二元关系,符合社会公益CYE营销的特征。从消费者请注意到请消费者注意,营销3.0时代到来,消费者不仅仅是实施购买的付费者,而是要求了解、参与和监督企业营销在内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判断逐渐强烈,不能践行社会责任使命的企业即将面临重大隐患。
公益营销是将公益理念、主题与形式融入营销行为的一种营销思维方法,其核心价值是“解决企业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矛盾的同时,让社会公益得到尊重”。“同仁堂”是一家老商号,拥有完整的品牌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同仁堂”的字号,“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品牌主张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管理体系等,因而能够做到“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在上百年的医药行业竞争中,坚持不懈的公益营销活动,尤其为它赢得了盛誉,比如给进京赶考的举子免费赠送“平安药”、冬办粥厂夏施暑药等。由于进京赶考的举子就是未来的意见领袖和权力阶层,并且来自全国各地,给他们免费赠送“平安药”,能够产生强大而广泛的口碑传播效应,极大地提升品牌美誉度。相信很多人对在“5•12地震”后捐献巨款的众多企业已经记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了,但是对王老吉,却依然印象深刻。本土企业的公益营销近年来逐渐兴起,公益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公益营销的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萝卜哥事件启示总结 萝卜哥本是一介农民兄弟,种地是主业,肯定没有上过名校MBA研究过营销。但是不懂营销的萝卜哥无意之举,踩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趋势潮流上,萝卜哥的卖菜行为触及到了营销的根本实质与形态。这里萝卜哥不仅仅是韩红刚这单个人,而是一种营销的“泛”现象。总之,营销大者,是不销而销,萝卜哥无意之中启动公益营销;也是免费商业模式的一次完美实践;通过微博启动即时通讯形成口碑传播;也是营销3.0一次全检阅,启动SNS社会性网络服务,从“消费者为中心”到“人文主义为中心”的社会营销。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高度互联,信息高效传播,比特经济取代原子经济,干巴巴的营销已经渐行渐远,湿营销时代来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