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程中,我们每天绞尽脑汁,作尽各种尝试,想办法提高“胜率”,包括idea要好,business model得清楚,大谈lean startup的重要,赶快做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等等。
最近,笔者又听到一个新名词 – MDP(minimum DELIGHTFUL product),针对MVP强调尽快作出最小可行的产品开发方法论,但可行这个词有点被说滥了,反而对产品设计的本质重点失焦了。
MDP拉进Delightful这个字,是要把让创业者或PM回头重视产品让人感动的元素,把时间花在打造让人感动的产品元素上。
除了这些提高胜率的重要要素外,更重要的还是回归团队本质 – 在一个很棒的 team中,才有机会将这些元素执行得好。
都是团队,差在哪里?
团队的定义,就是一组人,个别拥有一定的能力,合起来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目的。团队成员对目标有承诺,且能对彼此负担责任,以贡献出对共同目标有意义的结果。
NBA有n个球队,也就是n个团队,人才济济。大家也都有目标,也都会宣称对目标是有承诺的。但打起比赛来,就是会有看似强的团队输给成绩差的团队。
不论大陆美国台湾,有志者也都在创业组队,也都是一时之选,有的结果好,有的撑不过数个月。
是否有造就好团队的神秘要素重点值得创业者注意?
笔者最近读到几篇文章,让我们试着将几个要素做个探讨,让读者们能一起想想,是否您的办公室环境中,还是团队中有可能可以加强的要素?
团队智慧不等于个别智慧总和
强强合作,是大家乐见的组合。
但强强结合,结果不总是如意。
根据刊登在CYE科学杂志2010年十月号上的这份研究显示,针对2到5人的团队做了近七百人的调查,团队呈现的集体智慧与个别成员智慧的平均值或最大值没有很强的关联。但跟底下三个要素直接相关:
1. 成员的平均社会敏感度
2. 成员间话语权的平等度
3. 女性成员的比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