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主持人赵普微博曝光“皮鞋做果冻”起,便由此引起了“皮鞋果冻、明胶、毒胶囊”等一系列连锁新闻,也引发了公民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一些企业更是因此而付出“品牌名誉受损”和“客户信任度降低”等严重代价。
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建立在客户认可和支持之上,而客户的购买则取决于产品质量、客户服务、产品售价、广告宣传等其他市场营销方式,其中“质量”是客户最为关键的促成购买因素所在。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谈。在此次“毒胶囊事件”中,修正药业就是事例的最好证明。
修正药业是国内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仅仅是每年广告代言人的费用就在千万之上。适合各个年龄段客户群、影视歌三栖发展、数量庞大的广告代言人团体,加上“修正药,良心药,放心药”等一系列打动人心的广告语及视频策划,确实虏获了不少客户的芳心。但“毒胶囊”事件发生后,公民非但对修正产生怀疑,甚至还把代言人也一并“质疑”,可见“广告好,不如质量好”是绝大多数客户的观念。那么作为企业主,在“毒胶囊事件”中,我们应该在企业管理及经营上有什么反思呢?
一次“失望”会丢失大批客户
企业经营应该时刻保持“若冬涉川、如履薄冰”,不能怀有任何侥幸。在产品研发、生产、储存、运输、或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需要真正的将“质量就是生命”作为经营根本,而不是只一句空话。当然,任何企业都不敢保证不出状况。出了事,应该怎么应对,如何处理,势必要以“让消费者认同和原谅,甚至让消费者认为情有可原”为处理导向。
两年前轰轰烈烈的惠普“蟑螂门事件”就是企业推避责任而闹的笑话,惠普也为这次事件丢掉不少客户口碑。不可预料的事件确实难以控制,但企业经营如果能时刻保持“羊圈里只有一只羊”的心态,不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给任何“侥幸、大意”机会,才可以保证口碑常佳,企业长青。
愈是领头羊,越要“做表率”
这次“毒胶囊事件”中,涉案的企业多有数十家,但基本上媒体的枪炮都对准了修正,正是由于修正药业相对于其他涉事的医药企业地位更高、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试想:在如此多的药厂中,不知名的小厂根本不值得成为“新闻”,而越是资历高、名头响的企业,才愈加能让读者得以关注。所以正是客户对修正的了解,正是修正的品牌知名度高,正是修正的客户群广,才成为这次事件的“重点宣传对象”。就像三聚氰胺中倒掉的三鹿一样。行业内同样在奶中加入三聚氰胺的企业数不胜数,但对不起,你的事件最严重,你的知名度也很高,所以你必须为此负主要责任。
作为领头企业或行业知名品牌,一定要做好带头作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不想成为“公众事件”的讨伐对象,就必须重视“行业中的潜规则”,不大意、不放松,这样才不要引火烧身,如果怀有“大家(同行)都这样,我也无所谓”的心态处理,就会走上“三鹿、修正”的老路子。
企业经营与宣传要“言行合一
事件发生后,修正更为苦恼的是很多消费者开始拿他的广告语开涮:“修正药: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不可否认,广告词中的这三个“药”包含了“道德、信任、药效”三方面的暗示,简单的十个字,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贴入人心。但毒胶囊事件后,“良心药、放心药”却成为消费者口诛笔伐的对象:这难倒就是你所说的“良心药,放心药”吗?本来是赢取客户认可的广告语,此时却成为让客户“愤怒”的原因之一,原因何在呢?
我们把记忆回到曾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当时受害人之一阿娇为此付出的代价最为惨痛。阿娇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对“婚前性行为”,甚至在某媒体参访时说过“看到当众接吻觉得恶心”,事发后,阿娇的言行不一成为众人的笑柄。
广告宣传是把双刃剑,运用好可以打动消费者,但一旦出现事故,如不及时解决,合理处理,便很容易被自己“割伤”。修正药业仅有一小部分产品跟此次毒胶囊有关,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修正产生了信任危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