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钟,还是上班族的办公时间。北京恒基大厦的永辉超市里,主妇们已经开始蜂拥而入选购晚餐需要的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超市门口的大牌子右上角,清晰标注着永辉超市的股票代码(601933.SH)。
这家超市,是永辉的第179家店铺。永辉超市是2001年在福州创立的本土超市,最初只在福建本土有三家超市。十余年来,凭借生鲜产品这项“看家本领”,基于生鲜品自营积累的经验,以“自营+标准化”的“永辉模式”获得了快速扩张。
今天的永辉超市,已经在福建、北京、重庆等16个省市开启了连锁之路。董事长张轩松的家族生意也越做越大。
福建有句俚语“闷声发大财”。尽管已经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尽管已经多次跻身各种富豪排行榜,永辉超市的董事长张轩松依旧恪守着福建人家族企业做生意的传统,少言少语,低调务实。5月9日,在《回归核心》一书的发布会上,作为嘉宾的张轩松首次跟《第一财经日报》讲起了永辉超市的经营理念。
“生不要碰,熟不要放”
“生不要碰,熟不要放”。这是多年前父亲告诉张轩松的生意经。多年来,张轩松遵循着这个原则。
与很多闽南商人的经历相似,张轩松的人生从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开始,慢慢发展壮大。上市给企业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刚过去的2011年,永辉超市在福建的数量达到90家的门店,几乎垄断了整个福建超市行业。在重庆,2011年永辉超市同样以67家门店坐稳了重庆超市行业老大的位置。
“每一种业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什么,要走专业化路线和还是多元化路线。”谈到快速发展的经验,张轩松认为永辉超市的长处在于“专一”。
福建的企业善于投资,无论是地产、能源、传媒、流通还是其他领域,多数人的选择是什么挣钱做什么。而张轩松则尽量避免企业多元化发展。他说:“现在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想赚大钱、赚快钱。想把企业做好的人很少,我认为这个时候,企业的思维应该开始回归,应该有做百年老店的信心和信念。”
张轩松的做法并不仅仅是家族传统思维的引导。事实上,回归核心,正是咨询公司贝恩公司的重要理念。张轩松本人一直追随这一理念。
贝恩公司经过10年对2000家企业的跟踪调研发现,仅有十分之一的企业在10年间持续盈利。这其中追逐市场热点的企业往往失败,而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的企业则多数持续盈利。而张轩松自己的研究也表明,走专业化道路的企业更稳定,更可持续。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