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阶段开始发放期权?
是在公司刚刚开立的时就发放期权还是要到快上市时再发放呢,理论上说什么时候都可以,实际操作中也是各种情况都有。但是不同的阶段发放,对公司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董羿君表示,如果一个企业还没有明确的上市目标,如果初创期就做期权,那么在两三年甚至5年的等待期后,再怎么样都应该行权了。这个时候,可能公司刚刚解决完生存的问题,但是公司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可能还要掏一笔钱去做公司估值。不做的话,公司的公允价值在哪里,怎么进行管理,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公司还没上市,要员工马上拿一部分钱来买期权,变现能力很弱,也会影响到激励效果。初创期不是不能做期权,而是在做之前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公司都是在能预见到公司业绩或价值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或是有引入战略投资计划的前提下,或有明确的上市目标的时候做期权,在拟上市公司,或已经上市的公司,运用期权的针对性会更强。
另外公司需要注意的是,现在A股上市有明确要求,如果已经进入到上市流程了,相关法规要求股权结构要保持一定的稳定,公司不可以有这样的长期激励计划处于实施阶段。上市前设定的期权计划,需要在此次之前兑现行权。
如何管理期权带来的财务成本?
中国会计准则跟国际会计准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期权需要进行费用化处理,有相应的费用产生,自然会影响到利润,对公司来说这是一块不可忽视的成本。会计处理的机理是,在企业授予期权时,将对期权进行相应估值,期权的价值也正是公司需要承担的财务成本,需要在等待期内进行逐年分摊。
期权的价值,等待期的长短,分批行权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到财务成本的分摊,需要企业在期权设计阶段就进行专业量化的分析与预测。
打个比方,同样一拨期权,公司是分两年进行行权,还是一年进行行权,就有很大的区别。事关这些成本是分摊到两年还是一年,如果一年分摊完毕,那一年的利润可能就完全没有了。所以,企业在Cye设计期权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期权估值与财务影响分析,这件事对财务的直接影响是什么,公司能不能承担这种影响,如果影响过大,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没有利润了,或者盈利降低很多,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公司市值也会受到影响。那么,该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与设计的初衷反而相悖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