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战略新兴产业。邓锋表示,中国面临产业升级换代,要选择国家鼓励的行业,围绕国家的政策来投资。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国家的战略,都是强调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几乎每一个都跟科技相关。此外,低碳经济也是国家战略,包括新能源、清洁环保等。
创办以来,除了TMT领域之外,北极光不断拓展投资领域,在2007年开始增加清洁能源的投资,从2008年开始进入医疗和生命健康产业。而“十二五”规划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出台,印证了邓锋对国家政策的脉搏把握得很准。
“在看行业之前,要先看社会发展趋势,必须跟着大的趋势来做风投,要有坚持做五年、做十年的战略,中间可以有一些变化,但是团队的战略不能乱调。”邓锋表示。
动态眼光观行业
政策大趋势或许有文件可循,但具体到一个细分行业是否有成长机会,最终能不能盈利,是最为考究投资者功力。北极光善于发现高速成长的领域,用动态的眼光去判断行业的未来是否大势所趋。从北极光投资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的经过,可以窥见一斑。
在北极光已投资的案例中,清洁能源占据了北极光整个投资比例的1/3,目前已经投资15家企业,分布在污水污泥处理、LED、太阳能、储能、风能、电池储能和一些新材料领域。在这些领域当中,污水污泥处理是北极光优先于许多风投发现的亮点。
北极光是较早关注和投资污水污泥行业的投资机构之一。这门生意源于“十一五”期间一项政策的出台。2010年底,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引起了北极光团队的注意。
一个政策出现了,是否未来可能形成一个产业和投资机会呢?北极光团队当时的判断是,“十一五”计划提出污水处理,中国的污水处理站翻了一番,过去40年所建立的总量都没有“十一五”期间所建造的多。
因此,“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污泥处理的爆发点,因为任何污水处理的地方都需要污泥处理来解决后续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污泥处理有望成为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
动态看问题,推测行业未来许多年的发展,这就是北极光的分析方法。当时污泥处理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污泥处理费,企业盈利未有保证。但北极光从污水处理的发展中看到,污水处理刚开始也出现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没有财政投资,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从自来水费里面划出一部分,解决了污水处理费的问题。
北极光团队相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污泥已经围城,政府文件也明确污泥问题必须解决,那无论通过何种方法,都将把事情顺利地推行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盈利是有足够的保证的。
“市场,我们希望投资到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要相当大,也许今天不见得很大,但是它在高速发展,等你所投资的这家公司做下来,它将面临很大的市场。”邓锋说。
北极光动态观察的眼光,还体现在敢于在别人畏惧的时候进入某个行业。这种时候,进入价格往往不太高,但是一旦能够重新建立核心竞争力,投资机构所获得的回报也比较丰厚。在这方面,团购是其中的典型。
中国团购的疯狂始于2010年下半年,但是北极光在业内疯狂的时候一直没有下手,反而在2011年7月,团购行业在下半年开始迎来估值降低的“过冬”态势的时候,北极光出手投资了美团。邓锋说,“不能因为当前估值低了就说企业失败,亚马逊经过多少次才成功?”
在邓锋看来,没有经历过低谷的公司,靠扩张发展起来是最脆弱的。此前疯狂投钱砸广告吸引人流,并非就说团购企业成功了,其实是问题的开始。团购企业应该学会区分美誉度和知名度,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美誉度上,因为美誉度是靠服务和口碑建立起来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现在团购企业进入冷静期,反而更能够潜心练内功了。
一个行业的发展,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说成功还是失败。看一个行业成功或者失败,最重要的是看整个行业的产值是否在增加,利润率是否足够高?这就是邓锋眼中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标准。
技术标准测企业
坚持早期投资,还要有长期投资的耐心。邓锋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我们要做的是长期公司”。但在长跑的过程中,怎样确保自己的企业能够一路领跑,或者后来居上,不会轻易被后面的追赶者或者半路的闯入者扼杀?
在这方面,邓锋比较青睐于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技术或者技术驱动型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壁垒高,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很困难,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建立起竞争壁垒,一旦过了一个点,就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