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诺威科技便是其中的一例。
这是美国一家企业无线网络技术提供商,是北极光早在2006年便投资的一家企业。早在无线网络尚未普及的阶段,艾诺威科技便发展以无线网络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技术、设备和系统软件。在邓锋看来,这是在已知的无线网络市场里面,用创新性的系统架构来创新无线网络基础。这种企业需要蛰伏的时间很长,但是具有在已知而且高速成长的市场爆发出来的潜力。
后来的发展验证了邓锋的想法。近一两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加上现在流量资费等费用的高企,让移动终端用户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大大增加。无线厂商进入了研发新的无线网络管理技术的快车道。借助于市场的爆发,艾诺威科技一下子就跑出来了。
德比软件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德比软件是北极光在2006年投资的一家企业。德比软件做的业务,简单来说,就是把旅行社、广告平台和酒店的系统通过德比软件彼此对接起来,搭建全球酒店网络营销体系。
德比软件所做的数据对接并不是一个新业务,而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成熟的业务。但是德比凭借自主研发的软件,能够以更低的收费提供服务,而且能保留酒店等系统的个性化数据结构,在传递过程中数据基本上不会出现损耗。
“这是我唯一看到在国际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在邓锋看来,这正与北极光强调的技术驱动型的“中国概念”企业不谋而合。邓锋认为,国内的企业可以先从技术应用开始,从技术和渠道上寻找发展机会。虽然这些进入壁垒很高,刚开始会很困难,但是做久了,就会有相当高的竞争壁垒。
德比软件后来的发展也从事实上验证了邓锋的说法。邓锋称,目前全世界10大酒店集团前7大都跟德比软件合作,成为中国少有的能够为国际顶级酒店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
不过,除了领先的技术壁垒,技术还需要跟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潜力。
投资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的时候,北极光团队刚开始的想法是寻找技术主导型的项目来做投资。但是在实际的看项目过程中,发现污水污泥是需要综合技术处理的行业,并非一两个核心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解决。污水污泥公司的最有价值的点在于能用非常成熟的技术组合来达到最后清洁污水污泥的目的,这意味着寻找更接近用户的企业价值将更大。
北极光很快调整方向,先后在2010年投资了东硕环保,该公司致力于水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2011年投资了中持绿色,该公司致力于国内污泥处理及有机废弃物处置。“我们的思路是抓住离客户最近的公司,然后把技术嫁接到这个公司上面。”邓锋表示。
特别视角寻案源
目前,北极光旗下共管理3只美元基金和3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10亿美元。
作为投资机构,融钱容易,但好项目却难求。选择项目源需要花时间,学会用独特的视角来看行业,成为了北极光团队找项目源的关键。
寻找项目,北极光最常用的方法是扎根产业链。从产业链出手,顺藤摸瓜,投的产业环节越多,信息就越多,对产业链的动态越了解,可以避免犯错,也可以找到别人看不到的投资点。
每次新进一个产业链之前,北极光团队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有些产业链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最后一家企业都没有投资。这看似让前期的许多努力做了无用功,但能够避免错误,却是一个风投成熟的标志。
比如锂电池行业。北极光团队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锂电池,有位同事甚至看了50多家企业,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这个领域。
原因很简单,因为锂电池企业需要相当大的规模才能保证质量,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从国外的锂电池企业发展来看,可以知道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是企业发展的致命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需要从多年的运营当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甚至要建立上百个到数百个检查点,才能把质量做起来。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快速爆发式的成长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平缓的成长。而对追求高额快速回报的风险投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所以只能选择放弃。
除了减少错误之外,扎根产业链还让北极光比别人更早看到机会。比如,在污水污泥行业投资东硕之后,北极光了解到,很多市政污水处理后,会留下污泥,这些污泥很多被以不规范的形式进行填埋。留意到中国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些污泥不仅造成污染,而且对土地的占用很大,污泥处置将成为下一步关键的环节。于是,北极光的投资从污水开始延伸到污泥行业。
除了扎根产业链的视角,还有一种思路是寻找瓶颈,观察某个行业的发展有哪些大的瓶颈,这些瓶颈处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模式可以让这个瓶颈解决,让这个产业得到一定的释放。
云计算是目前最为热门的领域。但云计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对于这些新领域,投资从何处下手?如果用瓶颈分析法,这个问题可能会简单得多。
比如说,云计算要发展,可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北极光团队的判断是,数据的进
能够打开这个管道的模式,就是机会。北极光团队分析了整条链条,从C P U,到内存,到硬盘的存储,到网络,再到无线的接入等,找到了技术的链条可能出现瓶颈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找能够解决瓶颈的项目。据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透露,目前已经根据这个思路布局了一些企业,但是暂时不方便透露。
邓锋说,北极光的定位不是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V C.从北极光目前所投的案例来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在邓锋看来,北京是互联网创业气氛浓厚,上海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集中大量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业,把这几个地方的潜力挖掘出来,案源已经足够多。“我们知道自己聚焦在什么位置,不会跑到东北去做农业。”
无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案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北极光也开始了更进一步的“圈人”。北极光联合其他机构成立了培育初创企业中美跨界发展的硅谷孵化器。在硅谷孵化器,北极光团队提供的是最基本的服务,比如提供地点、带宽网络等服务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创造了一种环境,帮助海外留学者在硅谷创业。
北极光酝酿的是,帮助把最顶尖的人才最顶尖的技术在硅谷孵化,将来人才很有可能回来中国创业,而北极光在很早的阶段就跟这些人才在硅谷建立了关系,将来做投资就更有优势,也是很好的一个来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