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赛富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在参加《第一财经周刊》创业者与投资者沙龙时表示,由于港交所对上市公司管制的相关要求,雷士的细节问题不能多说,然而吴长江是否回归雷士,仍需要满足此前提出的三个条件。在该沙龙上,阎焱对中国企业的通病,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同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阎焱认为中国民企在制度化方面做得非常不够,从而导致企业的传承与退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他认为创业者创造财富但未必创造价值。
以下为阎焱讲话全文:
为什么中国的民企进入五百强的少,为什么中国有原创技术或商业模式的民企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企业运作的外部市场和制度环境是个重要的因素,比如中国政策多变。企业的成功需要在很多实践上,很长时间里做出很多正确的决策。企业的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普及的概念。企业的失败可能只要在一件事情上决策事物就可造成。因此从历史和统计意义上看,企业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成功的企业具有共性。
什么是企业成功的DNA?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在中国做了二十年的投资,把一些企业的成功DNA做一个总结。
1.在中国第一个要有好的领袖。
我们过去在西方,在美国市场活动中象一个团队,我们在中国过去也强调团队,现实过程中我们会强调团队会付出重大的代价。在中国当年投互联网的时候,99年、2000年投了之后,从硅谷大量的空投CEO,几乎大浪过去,95%都死了。过分的在创业期强调团队其实是成功概率是小的。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2.商业模式的可扩充性。
什么叫做扩充性?这个东西扩充非常容易,边际成本非常低。比如我是一个做鞋的工厂,我一年生产一百万鞋,扩充成本就非常高。如果我是一个网游公司,网游建立起来,一百万和一千万应用对于我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所以网游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好的扩充。
3.清晰的盈利模式
很多创业者来和我说半天,告诉我怎么挣钱?不要和我忽悠。自己首先要想清楚,商业不是做救济,商业就是讲究挣钱,挣不了钱,空谈社会责任,商人最好的责任就是挣钱赋税,就是最好的。我们投了很多公司,十年下来没有挣一个钱,这种企业家是有问题的。
4.核心的竞争力。
5.制度化,透明化管理。
创业者与投资人之前的区别
创业者与投资人,创业者大多年轻,投资人相对老成。
创业者大多激情横溢,投资人相对稳重理性。
创业者大多缺乏经验,投资人大多经验丰富。人多活了几年,失败的东西多一些,相对经验多一些。
创业者大多闯劲十足,投资人大多保守稳重。说到创业者,一开始就说到我是世界级的公司,不投你就亏了。
创业者大多知识局限,投资人大多见多识广。一年我个人要见三百多个项目,二十年下来,你就知道了,基本每一个行业都知道。如果创业者真是能把我忽悠了,我赔了也心甘情愿。
创业者容易急躁、气馁,投资人相对平衡,坚持。
创业者大多不懂财务计划,投资人大多精于金融安排。
创业者大多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投资人则更具理性的现实。
创业者大多是个人英雄主义,投资人更强调制度的安排和透明化管理。
创业者对成功的定义更多于个人声名有关,投资人更在乎企业的兴衰。
比如我们现在中国的很多创业者,基本上中国还是第一代的创业人,这些人更多创业是因为生活的需求,因此他把企业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声望更多联系在一起。
创业者与投资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他们是成功的搭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根本利益市场会有冲突的。但这种冲突的调和与解决正是一个创业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保证创业不犯大错,最终成功的重要过程。由此可见,创业者能在早期引进有经验的投资人是创业者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和保证。一个好的投资人给创业者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钱,它是创业成功的催化剂和重要的制度保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