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购成本上,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店每年家电采购规模千亿以上,而京东只有200亿左右规模,采购规模决定了线下实体店的采购成本平均低于电商4%。广告成本方面,目前电商的广告和流量的成本约为4%,而线下实体店的广告营销成本约为1.5%。人工成本方面,线上人工成本为4.5%,线下的人工成本约为3.5%。在物流成本方面,以京东为代表的纯电商物流成本约为6%,而国美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店配送成本约为0.6%。
根据国美、苏宁多年业绩报告显示,平均综合毛利18%左右,经营费用率(成本)在13%左右,净利润率在4%左右;电商平均综合毛利在17%左右,经营费用率(成本)在14%左右,净利润率在-8%左右,所以,电商的经营成本高于线下经营成本,导致长期亏损。
我们不回避任何形式化的价格战价格战将是国美长期的策略,但价格战必须具备的三大前提,即在持续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之上,在采购能力和促进产业链共赢上,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上。同时,我们反对价格战炒作和假营销,坚持以“信”为本。国美希望以线上线下同价的方式解决消费者对价格的顾虑。
《21世纪》:随着电商的发展以及成本上升,线下零售业是否近黄昏?
王俊洲: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看,消费者购买电器的主渠道仍然是实体店,约占总份额80%,而线上销售渠道约占20%。在购物体验、专业推荐方面,线下门店的作用不可替代。在Cye服务上,电器商品消费者的使用一般约10年,购买只是第一个阶段,售后服务这部分由零售商承担。目前电商以亏损为代价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未来消费者权益难以保证。
线上很难取代线下,当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实现信息、采购、物流、配送、仓储、体验和供应链合作等资源共享时,将成为最有价值、最具竞争力的零售企业发展模式。
根据我们研究发现,消费者消费分化严重,共有4种消费类型。一种是追求时尚型,占到社会消费购买总值的20%;一种是追求高性价比的理性消费者,占到总值的23%;一种是价格敏感型占到总值的17%;剩下是随机购买冲动人群。由此,线上购买模式成为不可逆转的消费潮流,而实体店面和线上结合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21世纪》:国美半年报并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下半年会否有起色?
王俊洲: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到今年上半年,伴随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国美电器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在这一段时间,国美处在一个大的调整期,我们的ERP系统处在调试期,而我们的电商也在投入期且运营不久,需要一定的投入。我们已经从电商崛起,销售下滑等背景中,认清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所以,相信下半年我们的状况会有所好转。
过去,国美经历了由物业经营到供应商经营的阶段,目前,国美正处在由供应商经营向商品和消费者经营的阶段。但是,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比如在社区店,消费人群很多都是价格敏感型,在这些商品的配置相对中低端,我们将主要配置国美的店员来为消费者提供低价选择。而在旗舰店,商品相对中高端,有些商品需要专业推介,这些门店我们不排斥厂商派驻专业促销人员。
此外,我们从今年5月就在酝酿“线上线下同价”。线上线下同价会整体拉低我们的商品毛利,但是,会增加我们的销售量,通过8月15日开始的尝试,毛利率降低了,销量却翻了4番。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