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大片总是扎堆上映结果两败俱伤?
爱看电影的朋友会发现,经常会有一些巨额投资的大片同期上映,结果是两败俱伤。为什么?
迪士尼制片公司的董事长解释说:“还不都是因为过于自信。如果只是关心自己的生意,你就会想:‘我有一个优秀的编辑团队,还有个很棒的市场团队,我们会做好电影的。’同时你还认为其他人肯定都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在一年中的某个周末,你可能就会发现竟然有5部电影同时公映,那么来看你那部电影的人肯定不会很多。”
电影公司的人并不是过于自信,自以为比别的电影公司别的大片强得多,多年下来,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他们最大的错误是决策时忽略了竞争因素:竞争对手会怎么做?有多少观众会选择看我们的电影而不是别的电影?
但是竞争对手有哪些、会做什么我们难以预料,观众如何比较选择更加难以预料,让考虑未来竞争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于是制片公司的主管往往选择忽视竞争,转向考虑简单的只是和自己相关的问题:我们的电影怎么样,有强大的部门做推广吗?科林·卡莫若和丹·洛瓦洛称这种决策误区为“忽视竞争”。
而只考虑自己,容易过于自信。“90%的司机都相信自己的车技要高于平均水平”,这一心理学发现已得到了证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很多制片公司都觉得自己重点推出的大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忽视竞争加上过于自信导致过度竞争:众多竞争者同时进入市场,市场整体严重供过于求,平均下来只能是亏损。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创造票房纪录的大片,如《唐山大地震》和《让子弹飞》等,几乎都在一个较长的档期内是独一无二的大片。而很多众人瞩目的超级大片,如《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却由于集中在同期上映,两败俱伤。
过于相信自己的片子的高品质,却忽视了电影市场的过度竞争,让很多电影都成了市场竞争的炮灰。这对社会整体是好事,但对于投资方来说却是坏事,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巴菲特有句名言:乐观主义才是理性买入者的大敌。很多企业和电影投资者一样,由于过于乐观,忽视竞争,而冲动进入热门的高增长行业,导致投资惨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