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百度要变需管理者先变
百度能否有狼性?资深媒体人士骆轶航认为,公司创始人的基因决定了公司的基因。狼性的积极因素应包含嗅觉敏锐、不知满足、警惕性、进攻性和斗志,而管理者倘若有些犹疑、守成、傲慢和温吞,百度不会有狼性。
《商业价值》主笔夏勇峰也称,李彦宏想要给百度注入新的性格,加强每个人的紧迫感,可这必须他自己首先改变。
另一位互联网评论人士程苓峰则提醒说,大公司转型不是孤立的一环,而是有相辅相成的好几环:定新战略、换管理层、组织架构调整、流程和运营再造、文化再造。“从任何一个环节开始,都须把其他四个逐一走完,才算完成,否则就无疾而终。”他说,若不换管理层,没有组织架构调整,新战略就是一纸空文。
狼性文化有阶段性
狼性文化是否是治理大公司病的良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则是鼓励员工的进取心、鼓励积极向上的精神。类似李彦宏遇到的问题,所有大组织都碰到过,即大公司病。企业做大了,管理成本一定就更高。因为企业一大,每一个人在企业中总资产的比重都在降低,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更小。“在此情况下,员工就感觉不到外部紧张的氛围,一旦感受不到,动力就上不来。”他说,因此要鼓励狼性,鼓励员工的进取心,要给企业一个向上动力的基础。
周建波认为,鼓励狼性的确是治理大公司病的良方。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廖成林则认为,狼性文化在企业发展的特殊阶段更有意义,但大企业还需要柔性、弹性、包容性等别的企业文化。狼性文化中的敏锐的嗅觉,还需要正确的指引,即要把狼驯化成智商更高的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称,百度在现阶段提出狼性文化很适当,但狼性文化是有阶段使命的,就像一个公司在初创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一样。
狼性文化要有相应配套
谈及公司中具体如何执行狼性文化,周建波称,首先,企业的掌舵人必须要清楚企业面临的形势,清楚企业的发展规律。接下来,领导者要把这种危机感、紧张感传达给员工,传达后通过严格的考核落实,才能真正执行企业中的狼性文化。在这个执行过程中,要该奖则奖,该罚就罚,令员工形成新的价值观。“企业要传递危机感、制造压力感,让员工的动力迸发出来。为什么竞争有效率,就是因为有压力有动力。”周建波说。
陈威如则认为,执行狼性文化要有相应的配套。“一定要确定狼把食物打回来如何分配的问题。是大部分让员工分,还是员工分小部分,大部分留给老总。”陈威如说,企业家要解决“要让员工当狼,自己当什么”的问题。
周建波表示,如果公司内部严格执行狼性文化,那么,淘汰小资员工便不足为怪。但廖成林认为,公司文化可以多元化,不同员工在不同时间也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淘汰小资只是企业老总一厢情愿的做法。
周建波认为,提倡狼性、淘汰小资,对社会更好地进步具有良好意义。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民众的自信心越来越强,然而,自信总是与自大联系在一起,这容易忽视风险,造成懈怠、麻痹大意。“因此,谁最先感受到危机,谁就更加进取。”周建波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