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区别,反映在商品上便是,北京卖的手表和高价限量款的包居多,而在上海,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最新款和基本款包包——当然,无论是“礼品”还是作为消费品,大陆市场特有的“面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都愿意购买折扣的新品。
与奢侈品消费不同,二手奢侈品困扰消费者的关键在于:售后服务与鉴定。对于米兰站而言,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即便米兰站拥有良好的口碑、拥有严格的鉴定收购规定,但国内充斥着各种“米兰站”的门店,消费者总是真假难辨。为了加强鉴定的能力,寺库也在日本、美国邀请来钟表、珠宝和箱包的鉴定员,李日学希望,寺库不仅仅是“二手买卖”那么简单,更能够为买家们提供鉴定、保养的一站式服务。
在寺库的一站式服务的布局中,2012年寺库也在北京创办了亚洲最大的奢侈品养护中心。一位寺库的投资人说:“二手买卖始终是一锤子买卖,毛利只有10%,而米兰站的也不过20%。但奢侈品的养护确实个Cye赚钱的活,皮包的养护一次需要500元左右,而名表消磁、修换表带一次至少2000。我们希望实现客户从购物要保养,全套的奢侈品价值循环。”
典当行是二手奢侈品的另一个重要玩家。许多有产阶层为了短期融资,会将珠宝等奢侈品拿去典当融资。不过,由于融资额度的限制,大多数典当融资都以房产、豪车、游艇为主。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鉴定能力与品牌的保障,实际上,典当行的奢侈品大都会与米兰站、寺库合作。
李日学说:“米兰站是贸易模式,而寺库则是服务模式,一个是卖货,一个则是实现价值循环。”不过,在李日学的描述中,寺库的主力卖家都属于“中高端奢侈品玩家”,但他也承认,寺库并不愿意失去米兰站定标的那部分用户,奢侈品初级买家。俘获这部分买家的方式便是,电子商务。
寺库一位投资人表示,寺库很用心地将线上与线下市场进行区别。线下门店几乎都是全新的“闲置奢侈品”,而线上除了这些商品之外,还包括一些7成新的二手奢侈品。“我们不能把入门级买家拒之门外。”他说,“人人都爱奢侈品,北京、上海许多工薪阶层也会购买奢侈品,不过,她们更多的是购买LV、Gucci的通勤款。”
寺库这种刻意的线下与线上区隔,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在线下,寺库的客单价保持在10000元左右,而线上则是5600元左右。“线上顾客图的是实惠,就是要便宜好货,而线下注重的是体验,是服务价值。”李日学说,“谁说网上不可以卖奢侈品?只要有足够好的信誉保障和服务保障,线上卖奢侈品是个未来。”
今年6月,由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共同投资的颐堤港开始试营业,香港米兰站将它在北京第三家店开设在此,在米兰站的公告中,它还将在大陆开设更多的门店。二手奢侈品的买卖还在持续升温。不过,上海、成都店开设之后,寺库将不再扩建线下门店,李日学透露,电商将会是下一个发展的重点。
“5年左右的奢侈品可以流通,以10%至20%的流通率计算,这是个上千亿的存量市场。”谈到未来,李日学激动地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