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点评一群草根创业者的生意与生活


cye.com.cn 时间:2012-12-29 8:50:53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李传涛 我来说两句

他的故事,可能会颠覆你对创业的认知。

刘佳明,1981年出生,1999年考上大学,但因失去视力,不得不放弃大学课程。2004年,刘佳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钢琴调律专业,并获得全班唯一一张高级钢琴调律师资格证。

2007年毕业后,刘佳明回到西安,奔波于各大琴行、乐器店及音乐机构,为他们和他们的客户进行钢琴调律。创业前,刘佳明的典型工作场景是这样的:琴行售出一架钢琴,会为客户提供一两次免费调律维修服务,刘佳明把这块活接下来,向琴行收取一笔报酬。由于琴行掌握主导权,他每一单只能获得100元左右收入。那时候,作为一个盲人,刘佳明一周要去六七个地方,一个月下来,赚的却不多。他也会接一些单位的活。如西安音乐学院、曲江音乐厅等,有些单位需要开发票,他就只能找熟悉的琴行代开,“总欠人情,也比较麻烦。”更重要的是,“给琴行、乐器店、音乐教学机构打工,自己的个人品牌就树立不起来,永远受制于人。”刘佳明说。

2011年夏天,刘佳明决定创业,工商、税务,各个环节跑下来花了两三个月时间,10月,西安市未央区刘佳明盲人钢琴调律工作室正式成立。“市场决定了我只能走这条路。”刘佳明说。

一个人的创业

刘佳明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个体户”,工作室中最常出现的“员工”是他和他的妈妈。虽然开了工作室,但最初,刘佳明的生活和生意没有多大变化,他对此并不满意。

那时,他结识了一个北京拍广告片的网友,萌发了广告意识。在失去视力前,刘佳明的一大爱好是上网看足球视频,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开着足球视频听;他还喜欢用电驴,那里有很多音乐可以下载。他很自然地想到了网络推广,于是在一些分类信息网站发布了工作室的信息,还在淘宝上开过一个小店,但由于没花钱做什么推广,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2月,受一个客户的推荐,他又尝试建立工作室官方网站,并通过百度进行搜索引擎营销。

在刘佳明看来,建立网站好处有两点:一是,公司信息一直在线,别人想找就能找到;二是,信息量大,有助于客户理解调律工作。在此之前,很多钢琴拥有者不是使用者,对钢琴了解不多,加之琴行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客户经常提出各种质疑。而“做网站,搜索不到的话意义不大,还不如开个博客。”

3月15日,刘佳明工作室网站上线。3月16日,西安郊区的西岗学校就通过百度推广找到了刘佳明。前后效果的差别,让刘佳明形成了一个朴素的市场观点,“做网络推广,不花钱的肯定不行。”但是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现在,刘佳明每个月为百度推广支付的费用在100元左右。

用了百度推广后,刘佳明最大的感受,其实是议价能力的提升。“客户先有了解,价格比较好谈。以前往往电话没说两句,对方就不愿意听了。”根据服务内容,刘佳明调律一次的收费为300-400元不等,最高一单达到900元。刘佳明在帮客户调律的同时,还做机械调整、修理,价格虽然提高,客户认可度反而增加了。

在这个过程中,刘佳明的技术得到了锻炼,口碑也开始逐渐提升。今年8月,中国盲人调律师委员会成立,刘佳明还当选为委员。在委员会上,他也向其他人介绍了做百度推广的经验。

渐渐地,刘佳明放弃了原有的客户和生意模式,“过去那块客户,基本舍光了。”但在业务量略有降低的情况下,刘佳明的收入反而提高了50%,虽然一个月只有6000元左右。

从创业开始,刘佳明一直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利用自己做调律积累起来的口碑及判断钢琴状况的专业知识,销售二手钢琴,“我们这个行业,要不生产、要不销售、要不教学,只有三条路走,调音师也必须往这方面走。”他已经联系好了一家上海的二手钢琴工厂,并开始看库房。

刘佳明可能没有注意到,在最近的一本畅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顾问的杰里米·里夫金写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以勤劳、大量使用劳动力为特征的200年商业传奇故事结束,代之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在钢琴调律行业,他不就是一个这样的专家?

现在,刘佳明工作室的主要业务包括钢琴调律维修、二手钢琴和咨询服务。刘佳明很看重不起眼的咨询服务业务,“对我的口碑、在琴行和老师中的影响力很重要,是个无形的品牌,比钱还重要。”

点评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信息化再造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必然路径。中国制造的成功模型将被“电子商务+专业公司+小制造”的模式打破,面对越来越细分的专业化市场,企业如果想让用户找到,一定是靠互联网搜索,而那些无法在百度等搜索平台上找到的企业将很难生存。

10万元起步的净水生意

让我们再讲一个故事。徐斌,1979年出生,2001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富士通做软件工程师。他是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上学的时候我就定了一个目标,到30岁的时候我要有一个30人的小公司。”2004年,徐斌发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净水器。

徐斌第一次看见这款产品,是在北京南三环的一家大中电器,那是朋友选购给客户的礼物。他觉得不错,就自己买了一台,拆拆补补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4年11月,徐斌东拼西凑借了10万块钱,注册了北京英诺格林科技有限公司。没法做太多调查,但又不懂市场,创业初期,徐斌全靠上网,“这就是学IT的好处,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在这样的摸索中,他花了整整一年才“入了行”。

徐斌最初卖净水器的方式是在小区里摆摊,靠取悦社区里的“老太太”开展业务。为了寻求差异化,徐斌也做足了工夫,看着衣着比较光鲜的老太太,就请她们免费试用十五天,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引导顾客对产品的认同,煮的绿豆汤是不是绿一点?做饭是不是香了一点?

但这种发展方式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太慢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接下了第一笔“企业级”订单,一份随手递给某校长的彩页为他带来了在当时堪称起死回生的2万元收入。“(有了这笔订单)公司一下子活下来。公司太小了,太容易倒了。”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