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创业投资的发展阶段比较
目前,台湾创业投资经历了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速度势头减缓,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潜在问题。大陆创业投资前期发展较为缓慢,基础较为薄弱,但潜力巨大,且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相应政策措施的持续推出与实施,创业投资将进入高速发展轨道。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创业机构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资本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上。在创业机构数量方面,2000~2010年大陆在绝对数量上都多于台湾地区,并于2010年达到高峰值的720家,而台湾地区2010年底的创投机构数量却不足300家;在增长速度上,则存在更显著区别,大陆在1999~2003年和2005~2011年经历了两波较快速度的增长,即使遭遇金融海啸,大陆的创投机构数量仍有大幅度增长,而台湾在2001~2008年间新增创投公司明显锐减,其平均值仅为1995~2000年的48%,金融海啸后机构数量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在资本规模方面,大陆的创业投资虽然起点低、基础薄弱,但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创业板的推出和股权交易市场的崛起,创业投资总量自2004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达到2046.6亿元,几乎是1999年的7.8倍、2004年的4倍。而台湾地区创业投资起点相对较高,基础比较雄厚,资本总量在2005年创历史新高后,出现平缓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台湾地区的创业投资面临严峻的考验,至2010年创业投资资本总量为1468.8亿元新台币,是1999年的1.42倍、2004年的0.79倍。资本规模的差异化表现在其速度上尤为明显,1999~2002年,两岸都经历了高速增长,而在2006~2010年,大陆的创业投资经历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而台湾地区则经历了连续的资本流出,年均增长速度为-5%左右。
两岸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差异
大陆与台湾对创投资本来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以2010年为例。首先,政府性资金所占比例大陆明显高于台湾地区,大陆仅政府公共财政出资比例就高达28.68%,而台湾的比例仅为5.18%;其次,金融机构资金所占比例大陆远低于台湾地区,大陆金融机构资金占比为14.77%,而台湾地区金融机构资金所占比例则高达51.51%;再者,大陆个人资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台湾地区,大陆个人资金占比为16.68%,而台湾地区则仅为4.78%。上述差异说明:台湾地区的创投机构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金融机构和非国有法人公司,而大陆的创投机构数量不多且融资能力较弱,且主要依赖政府和非金融企业;台湾地区风险融资渠道比较完备(如保险公司、银行、金融控股公司、证券公司、投机机构都在资金来源上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大陆在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下,民间资本开始大量介入。2010年,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累计出资234.07亿元,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达到170家,引导带动的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达924亿元,个人占资金来源的比重由2005年的3%提高至2010年的16.68%,但政府出资的比重却比较高。这意味着两岸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不但相互补充资金来源,而且可分散投资风险。
两岸创业投资的投资情形差异
(一)投资总额方面的差异。从2001~2010年投资金额来看,台湾地区近十年投资走势呈现明显的循环,2001年、2005年、2009年为历年相对低点,2003年、2007年为历年相对高点;低点与低点,高点与高点的时间相差约4年。2010年投资总金额为137.52亿元新台币,较2009年增长13.15%,整体投资数为633件,较2009年增长18.76%。大陆近十年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0年底,大陆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总投资额达到1491.3亿元,累计投资8693项,较2009年增长16.9%。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