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大多数的创新被内部扼杀,中国大多数创新被市场扼杀。因为跨国公司有创新过滤机制,所以大多数创新没有投放市场。中国很多创新在内部没有被扼杀,而在市场上被扼杀掉。我曾经在一个企业当副总,我给企业研发中心指出一条路:产品研发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在市场上寻找别人失败的新产品,把它拿回来看我们能否成功。事实证明,成功率非常高。所以创新的发现和创新的过滤比创新本身还要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创新过滤,你才会发现什么样的创新才能通过商业化修成正果。
第二,创新的聚焦
我们都认为苹果公司是具有创新的,但苹果的创新从来都是聚焦在一个大单品上。苹果公司从来不做产品丰富化,将产品的所有创新以及为支撑创新的商业化资源全部集中在一个产品上,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最终把产品、创新转换成消费者购买力,从而实现创新的价值。所以当创新越多时,你会发现不聚焦的创新终究会走向失败的。那是把创新当做Cye实验。我曾经到很多企业问所有业务员同样一个问题:“怎样在一个县级市场用一年的时间做到销量第一?”如果我发现每个业务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个企业就没有希望,如果多数业务员的回答是相似的,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有价值。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企业把它的营销和创新资源聚焦到同一个模式上,让所有人员来执行,那么这个创新从商业上来说,就能够修成正果。
第三,创新的保护
很多白酒行业的创新最终成了公共资源。比如第一个做年份酒的企业可能很懊恼,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做年份酒。我们没有把创新的成果通过法律或商业的模式给其一种保护。像古井贡酒这种原浆酒也许会走上同样一条路。
企业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创新进行保护?即便法律上保护不了,那么能否从商业模式上进行保护?
中国的很多创新被大量的后来模仿者给淹没了,这也使得创新还没有产生社会价值的时候,它已经被市场扼杀掉。当我们探讨创新时,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现代商业社会的创新思维,创新不是以我们做到了什么创新的标志,而是以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市场价值为标志。这恰恰是乔布斯重出江湖前的苹果和重出江湖后的苹果间的差别。苹果曾经毁在乔布斯手中,因为乔布斯不断地在创新,而这个创新绝大多数没有结出商业化的成果。乔布斯重回苹果后,你会发现,苹果公司所产生的所谓创新很多其实是苹果公司所购买的创新,而不是它自己的原创创新。苹果公司从市场购买创新成果,再重新把它转化成市场价值。我们认同它是苹果的创新,而不是创新者的创新。这恰恰是我们从技术角度的创新和小农意识的创新,到现在商业意识的创新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所以企业创新要注意两个关键词:第一,如何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使创新纳入商业管理的轨道,而不是到处冒泡。第二,创新如何商业化。如果做到这一点,我们回头看一看,洋河、红花郎这些近年火得不得了的企业,其实没有几个大的创新,但是它们把这几个大的创新做得人人皆知,所以它们成功了。在白酒行业,人才济济,我不认为白酒是缺乏创新,但缺乏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创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