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结构趋于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投资率呈下降趋势,消费率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较为平稳,而我国呈现了完全相反的态势。
从支出法角度看,我国需求结构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即内需相对外需不足、内需中消费相对投资不足。 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间投资准入门槛高企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外需的快速增长,内需增长一直不愠不火。 2001年,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加在一起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00.1%,当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2002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2.4%,比上年下滑7.7个百分点;2005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进一步下降到77.2%,比2001年大幅下滑了22.9个百分点。相比世界其他经济体,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需求内部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小,投资需求过热,消费需求不足,内需结构严重偏离世界合理增长模式。数据显示,1978—2005年间,在世界范围内投资率呈下降趋势,消费率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较为平稳,而我国的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化呈现了完全相反的态势,2011年与1978年相比,消费率下降了13.9个百分点,投资率则上升了11个百分点。
基于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一发展目标,而金融危机恰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趋于下降;与此同时,在国家系列内需扩张政策刺激下,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开始稳定回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需求结构逐渐趋于平衡,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渐增强。 2008—2011年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37.4%、4%和-4.1%,分别拉动当年GDP增长0.9、-3.5、0.4和-0.4个百分点,贡献率比前几年明显下降。而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内需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下调利率和住房信贷首付比例等,内需开始稳定回升,2008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回升到了91%,比2007年提高8.9个百分点,2009年内需贡献率进一步上升到137.4%,比上年大幅提高46.4个百分点。预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发展环境难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还需更多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因此,未来在制定相关规划、政策时,必须把扩大内需政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进一步突出其战略地位和作用,并采取必要措施使扩大内需政策落到实处。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海外投资额不断上升,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步入低谷,许多国家经济下滑严重,相应地,许多优质企业价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尤其是许多能源、资源类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这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目前,国家也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2012年6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称将会落实和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其他有关部门也以出台专门文件等形式对《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主要政策进行细化落实,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信贷、外汇、保险、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健全相应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积极发挥鼓励引导和综合服务作用,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表示,鼓励中国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业或其部分加工制造环节向境外转移。去年10月上半月,国家发改委共披露24个项目获得审批,其中20个海外投资项目,3个机场项目,1个工业项目,创下年内海外项目审核披露高峰,20个海外投资项目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民营企业投资。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也都欢迎中国企业投资。
在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努力下,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海外投资额不断上升,海外并购风起云涌。在整个“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都超过了30%,最高一年曾经达到40%多。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值4247.8亿美元,是2002年存量299亿美元的14.2倍,排名全球第13位。根据专业服务机构德勤发布的2012年大中华海外并购焦点报告称,大中华地区企业对外并购活动充满活力,前三季度海外投资额创下历史新高,而且未来12个月大中华地区并购活动将继续升温。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公布的中国对外并购交易约133宗,较2011年同期145宗交易下降8.2%。但是,对外投资额从去年前三季度的449亿美元上升了16.2%,达522亿美元,创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2012年前三季度能源与资源行业的对外交易依然是中国对外并购的主力军,能源与资源行业相关并购交易占交易总量的29%,占同期交易额的68%。此外,消费与运输行业并购交易在交易量与交易额方面位居第二,分别占据20%和13%的市场份额。【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