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创业场并不只是年轻人的天下,实际上只要有想法再加上一腔热血,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取得成功。VentureBeat网站采访了一群知名创业人,他们中有些尚不足20岁,有些却已年过花甲。
在这些成功的创业家眼中,现在已经是时候击碎对硅谷创业的年龄偏见了。很多风投机构都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青睐有加,而创业者的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小。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Peter Thiel)更是推出了“20 under 20”项目,为年轻的学子提供10万美元资金,弃学创业。
“35岁以下的年轻人,总能带来一些新奇的变化。”2011年,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曾经表示,“而45岁以上,新思路基本就已经丧失殆尽了。”
“在圈外人看来,这一切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投资者的确对首次创业的人充满兴趣——他们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General Catalyst的Niko Bonatsos表示。
然而,最近几年的一些报告也指出,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仍然可以带来一些震惊世人的新奇想法。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发布报告,他们追踪了2004年成立的5000家初创企业,他们发现,“那些能够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存活下来的公司,团队中往往都有着45岁以上的主要成员。”
不过,是否选择创业仍然因人而异:
青少年创业者:为什么不为激情投资?
Teens in Tech的创始人丹尼尔·布鲁斯洛夫斯基(Daniel Brusilovsky)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天才。在硅谷,他迅速崛起,虽然命运几经波折,却又快速恢复、完好如初,在不到20岁的年龄实现了惊人的涅磐。
在他16岁的时候,科技网站TechCrunch曾经为这位年轻的黑客抛去了橄榄枝。然而仅仅一年之后,17岁的他却因涉嫌收受贿赂,而被编辑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扫地出门。不过,被解雇后布鲁斯洛夫斯基并没有一蹶不振,他迅速推出了自己的“Teens in Tech Labs”(科技实验室的青少年),而现在他还开始负责在线销售平台Ribbon的业务,获得来自投资人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的支持。
19岁那年,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的宿舍里,孕育出了Facebook,这也打消了大多数投资者对于投资青少年的疑虑。最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风险资本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打趣道,“我实在觉得这些创业者的年龄不能再小了,要不我们就要考虑投资学龄前儿童了。”在布鲁斯洛夫斯基看来,青少年是“最有激情,也最乐观的年龄群组”,并且反问道,“为什么你会不愿意为此投资呢?”
在采访中,记者问及好莱坞童星和硅谷青少年科技企业家的主要区别,布鲁斯洛夫斯基表示,“与好莱坞不同,在硅谷开创自己的公司,并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做着成为亿万富翁的白日梦。我们想要的,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一些东西。”
智慧箴言: 布鲁斯洛夫斯基表示,“让你的身边,围绕着比你更聪明的天才。”
其他青少年创业成功故事:时年15岁的尼克·D·阿洛伊西奥(Nick D'Aloisio)创建了Summly;19岁的马特·穆伦维格(Matt Mullenweg)打造了WordPress;19岁的杰西卡·马赫(Jessica Mah),在自己的宿舍里开创了InDinero。
二十弱冠:我们将注意力放在颠覆和速度。
根据《福布斯》的报道,能够实现创业大满贯的人,对20多岁初出茅庐缺乏经验的年轻人。
这些创业者还是大学生年龄,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统治者?“因为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颠覆和速度,并且有着精力充沛。”Box联合创始人兼CEO亚伦·莱维(Aaron Levie)回答道。他的云存储公司Box已经从德丰杰(Draper Fisher Jurvetson)、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等公司,筹集了4亿美元的投资。
在20岁的时候,亚伦·莱维创办了Box,希望解决在线共享的问题。在创业之初,他并没有打算将这样的产品出售给企业。“你并不了解工作的规矩,也就不用墨守陈规,于是有机会重新定义做事方法。我们能够从头开始,没有任何先入为主,也没有形成思维定势。”
智慧箴言: 莱维建议,在大学期间多去思考,因为那时的自己,并不需要肩负那么多的责任。
其他弱冠之年的成功案例: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25岁创建谷歌(微博);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创建了苹果;20岁那年,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26岁的保罗·艾伦(Paul Allen)一起,创建了微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