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成本:
关于成本,我知道的情况是顺丰优选40元也打不住,黑猫25元不赚钱,我们做20元保平。
成本主要有两块,一个是变动成本,一个是固定成本。
硬件投入是固定成本,通过按标准折旧可以算出一个成本,基本(也肯定)比普货高。
最重要的是“变动成本”不好控制,一方面缺好的冷链配送企业,一方面也缺客户或者客户的量不大,这样大大增加了冷链配送的成本。
以我司为例,我们做一号店的水果配送,提货在浦江镇,而我司在嘉定,两地将近有60公里,一辆4.2米冷藏车提货成本要400元,但每次只提100多单,提货成本很高。黑猫做多利提货最多时一次也就200-300单(多利一天能出800单,但他们自己配送掉大部分),黑猫每次去提货是一部7.6米的车。
三、关于技术:
冷链车的特点是不能装的太高,不能挡住出风口,同时车内货物之间要有一定间隙,以便冷风流通。而有些冷冻商品由于在冷库里时间长,纸箱含水分多,重压容易坏,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笼车装,那么一般纸箱的笼车3层,每层6个,也就18个,一辆4.2的车最多放10个笼车。
另外由于现在电商企业做冷链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冷库也较小,因此很多冷库都没有平台,这样装卸也是问题,如一号店、天天果园的冷库都没有平台。
冷链是有需求的,但任重而道远,我们都是尝试者,希望能够探索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模式。如能建立起一个平台,为农人提供销售、物流的专业化服务,并降低他们的成本则前途无量。
辛巴点评:
1、大众水果、蔬菜、禽蛋、肉食类产品,单价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客单价比较低,从而盈利能力不强,这是多数生鲜电商难以逾越的门槛。
如客单价100元,按照许总20元的配送费,配送成本则高达20%,这还未计算损耗,而你的毛利有多少呢?
2、高端生鲜市场,能够相应的提高客单价,但受众却很小,有消费能力的客户群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且这个行业很难形成忠诚,即使客单价做到200元,配送成本也占到10%。某生鲜电商高管和我透露能做到客单价600元,他们是盈利的,原因就是客单价高能拉低成本。
如此说来目前,这个行业要盈利:
要么降低综合成本,这个短时间内难解决,也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能解决的。
要么提高客单价,这个需要看自身定位和产品组合。
要么提高复购率,这个需要和消费者建立忠诚关系。
这么看下来,生鲜电商要盈利,真的很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