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正从自由竞争进入寡头垄断时代。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三家巨头近期的收购、入股行为正在演变为通过资本运作吞并中小型公司,重新划分互联网势力版图的局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总和为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腾讯与百度两家公司就占据5600亿,还未上市的阿里巴巴即使按照最保守的方式计算,其估值也已突破4500亿人民币。
另一方面,随着海外上市窗口的关闭,美元VC缺乏有效退出机制,导致国内风险投资市场进入低谷,创业公司融资异常艰难,巨头之间的合纵连横更令应本已捉襟见肘的创业公司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产品被巨头模仿抄袭,用户渠道被巨头垄断,资本上被巨头压迫,对于那些仍处于创业阶段,没有造血能力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怎样打破这种窘境?随着巨头垄断时代的来临,创业者们未来怎么办?
在巨头围剿下,成功打造了《我叫MT》的创业者邢山虎劝告同行,创业就是掷骰子,坚持下去只要不退场就会有摇到豹子的那一天。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中,即使巨头们已经垄断了互联网上的多数资源,但他们被创业公司打败的案例依然曾出不穷,在视频领域投入巨资的搜狐眼睁睁看着创业公司优酷、土豆们纷纷崛起并各自上市,2012年优酷土豆整合后市场份额更是令搜狐视频遥不可及。
2011年的明星创业公司属于美丽说,这家成立仅2年的公司已经完成三轮融资,并一举带热了“社会化电商”。美丽说的成功令寄窥电商市场许久的腾讯看到了一线曙光,腾讯最初的选择并非入股美丽说,而是经过论证后将时尚频道进行整合,希望借助腾讯拥有的庞大资源与美丽说一战并取而代之,但在短短数月后这个项目便以失败告终,腾讯投资部最后在模仿失败的情况下,为了抢夺电商流量入口不得不入股美丽说。
其他的案例还包括:在PC端已经占据了流量入口的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无所作为,反而是创业公司UCweb异军突起,现在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的重要入口;腾讯与Groupon的强强联合,在团购市场没有凸显出任何优势,反被美团、拉手等创业公司绞杀;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腾讯移动互联网部门数年时间没有任何颠覆性的产品推出,反而是偏安一隅的广州研究院为腾讯取得了移动互联网的门票。
我们对这些创业型公司如何在巨头夹缝中求得生存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面对巨头时,创业公司的四大优势,以期在巨头垄断的时代,与创业者们共勉。
创业公司优势一、效率为先
对于一个数千人甚至数万人的巨头而言,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更多是依靠KPI与制度化,以此来保证执行力,但另一方面,制度化的管理也会带来企业缺乏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离开网易创业的丁秀洪就曾直言,大可乐在创立的前两年都是效率为先。此前在网易担任副总编的他,对大公司病有了切身体会。
点评:对于巨头而言,任何一个决定都需要反复论证,就在巨头们开会讨论的时候,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在埋头苦干了。创业公司的试错成本低,可以比巨头更加灵活的尝试更多方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