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的发展,在颠覆传统业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构建了中国的信用体系,这种体系使当前的多数年轻人迅速接受了信用训练,从这个意义来说,接受淘宝如同接受一种信仰,是对诚信、诚实的皈依。
我是一个没有淘宝、微博和QQ账号的人。我意识到我有可能因落后于这个时代而被社会边缘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没有丝毫采取行动迎头赶上的念头。这些年来,我就在这狂飙疾进的信息时代,憨蛮无知地过着昏昏的生活,已然忘却了28岁时自己写的博士论文还是关于信息经济的,日渐封尘的头脑已经懒得去翻看记忆中早已尘封的论文和理想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直到有一天,楼下办公室的女干部噔噔地跑来告诉我,区内一家电商企业被一家更大的网络公司收购了,且有可能将总部以及注册地迁至别处,我这才想起来应该全力行动起来,编排了阵阵的短信,四处托人打听关系,希望挽留这个宝贵的“税源点”和GDP的“增长点”。就在这场“招商与反招商”的公关斗争中,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开始了解阿里巴巴公司的淘宝网。此后,又得友人引荐安排,有幸去杭州的淘宝公司参观拜访了一次。
回来以后,我抑制不住心中冒出来的这样一个奇特的念头:淘宝其实是一种“宗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要我证实这种感觉,还是要我遏制这个念头,我都同样无能为力——那就请容我如厨房里的围裙宅男一般,一边切菜,一边唠叨地几句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吧。
事情还得从12年前我在达特茅斯学院听的一次演讲说起,主讲人黑袍白领,似是一个天主教(Catholic)的神父。天主教在美国大概是一个少数宗教,信众不多,并不像有些西欧国家那样是一种全国性的宗教。他并没有为自己人单势孤而惆怅,也不感叹和抱怨什么,他在结尾时讲了这么一段话:“今天世界真正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因特网,它已经劝化了几乎所有的人”。我隐约感到他讲的“宗教”其实是哲学问题,而与我平常理解的宗教似无甚关系(我对于宗教问题完全外行,在此借用神父讲话中宗教概念的哲学外延来展开下面的话)。
此后我倒是认识了几个信天主教的哥儿们,我感觉他们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相比之下,我戏称自己这些年已经沦落成信仰现金的“Cash-lic”了,因而愧对那些信仰执着并对我寄予厚望的师长和同学们。我有时反思自己这些年来一事无成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因为我是一个“Cash-lic”,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比慵懒更糟糕的退步。
我不想指责是这个社会把我变成了崇尚金钱的人,因为“每当我伸出食指去指责别人的时候,另外四根手指头恰恰指向了我自己”。不过,我确实感觉自己生活的时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崇尚豪华奢侈生活,推崇物质享受,喜欢炫耀摆阔。我不认为这种社会风气仅仅是富裕阶层所独有的,如果我自己因为身陷贫困对于那些炫耀摆阔的人有一丝一毫的羡慕嫉妒恨的感觉的话,我也是一个认同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的人。而我认识的大多数淘宝用户则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反,他们会反复比较各个卖家的信用等级,货物质量,价格和运费,他们网上购物时,斤斤计较得简直就像是一批节俭的“清教徒”。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此为乐,乐此不疲。
基督教诞生在那个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浮华的古罗马世界里,然后慢慢地传播开来,据说当时负责镇压早期基督徒的罗马执政官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人宁愿放弃奢华生(微博)活而过着节俭的日子。我想大约是因为节俭是一种符合人性的美德吧,只要是符合人性进步的美德,最终都会胜利。基督时代以前的罗马帝国原本占统治地位的是众神教,后来完全消失了,而众神教这个词甚至一度还有邪教的意思。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记载了一段众神教逐步被基督教取代阶段的大祭司与大主教的辩论,古老的众神教大祭司说:我们为什么要毁掉那些曾经保佑我们祖先取得辉煌胜利的太阳神和战神的神殿呢,这些难道不是我们罗马人自豪的历史吗?基督教的大主教说:我们的胜利来源于罗马公民的英勇无畏,而与你那些血腥的献祭无关。这场辩论揭示的不仅仅是宗教的兴起与更迭,更多的是人性的进步。
阿尔弗雷德·怀特海说过:原始的宗教是一种敌对的宗教,想象着外部有一个更强大的神主宰自己的命运,其核心动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内心感觉自己“配不上”这么富有的生活,他们内心可能浮起罪恶感,而非要引进这么一个“万能而敌对的神”来肯定他自己,所以古罗马人举行盛大的献祭仪式试图取悦于这个神。我今天看到的争风摆阔的生活方式是否如同一场盛大的献祭仪式呢?是否就是怀特海说的取悦一个“敌对的上帝”的野蛮宗教呢?借用美国佬的一句名言:“我们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以便展示给我们不喜欢的人看”,这种状态究竟说明了我们在奉行一种野蛮宗教呢,还是说明我们需要改进自己身上落后的人性?
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小店,然后早起晚睡、反复刷屏、苦心经营地积累信用度的店主们似乎更像是开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修行站,“山顶暴晒的普罗米修斯”“菩提树下的佛祖”“十字架上的耶稣”和“沙漠潜思的穆罕默德”,这些先知都有过幽居独处的苦行生活。他们是否是在苦行中苦思人性进步的途径呢?在这个独自修行的网店里,店主是否会找到了怀特海说的“伙伴的上帝”或者维特根斯坦说的“内心的上帝”呢?他自己知道要做些什么,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光荣的,哪些是付出以后应得的回报,而这些回报使他下一次付出变得更快乐,如此反复,他有一个自己的价值坐标,他不依赖于盛大的献祭仪式来肯定自己的生活,他具有完整的独立意识和自身利益,他感觉自己配得上自己现在的一切生活。他是否由此而拥有了一个比摆阔炫富者更先进的人性呢?
我感觉淘宝的一大贡献是建立了鼓励诚信的激励机制,诚信经营才能立足生存,我相信诚信经商同诚信做人是一脉相承的,否则这个人就会人格分裂。无论店主的目的何在,他都要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诚信度,潜移默化地就会使人变得更诚实,自觉地奉行诚信的美德——“首要的宗教美德就是诚,一种渗透人心的诚”,对客户诚信,对朋友真诚,对自己诚实和对神虔诚是一体的修行。我不批评当前社会上崇尚聪明机智的风尚,也承认这个世界会有人灵光一闪,把吉光片羽化作巨大的商业成功。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我感觉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计谋阴谋和操作运作的社会里,人性自然而然会抵触这些权谋之术,转而投向诚信做人的方向,这是人性的选择。我听说有些淘宝店主为了提升信誉等级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门槛和办法,然后淘宝公司还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我不意外,我甚至感觉庆幸的是,好在他们是牺牲聪明换取信用,这比牺牲信用去换取聪明要强得多!我在教金融学的时候,总是对学生们说:“培养一个诚实的笨蛋比培养一个聪明的坏蛋,要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