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数据证明这个观点。下面这张图(1),综合了在今年成功IPO的21家企业的数据。Y轴表示是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单位:百分比),X轴表示相关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单位:美元)。图中每个圆点都代表一家公司,缩写字母(如FUEL)标示出了公司对应的股票代码。
看红点组成的趋势,我们很容易划一条向右上行的直线。收入增长和企业价值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1——表明相关性很强。这意味着,在预测企业价值方面,“成长性”是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体现企业净收入指标(net income)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图表。
和上一幅图表相比,下面这幅整体趋势上显得很“乱“——这恰恰说明盈利能力和初创企业的企业价值之间毫无关系,因为净收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系数为零。
请注意,经营家居智能化产品的公司Control4(股票代码:CTRL)和闪存供应商Violin Memory(股票代码:VMEM)市值相同,可Control4已经实现盈亏平衡,Violin Memory营业CYE收入有9000万美元,亏损却高达1.2亿美元。这等于说,在经营没得到净收入以前,Violin Memory每年要烧钱2.1亿美元!
汤古兹估计,科技行业IPO是投资者能负担得起的少数高成长性投资之一。他相信,目前还没有更多其他投资选择可以带来同样高的回报。因此,科技业的初创企业如果公开上市,即使他们自身不符合盈利增长的“铁律”,也能让市场满足自己的溢价定价要求。
通俗的说,即便你不赚钱、或看不到赚钱能力,也完全可以实现高溢价。
今天,这种趋势正在逐渐渗透到早期风投市场,在初创企业的初期投资阶段体现得更明显:成长才是王道。
所以,科技界摩拳擦掌的创业公司们,准备好了吗?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