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商业模式及整合创新
朱演铭深谙产品创新之道,不过,他同样注重服务和商业模式以及三者之间的整合创新。
创新不是就创新而创新,创新必须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就是朱演铭的服务创新理论。朱演铭解释,一般企业都是直接而且仅仅服务于自己的客户,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但他要做的,是不仅服务于客户,还要服务客户的客户比如沃尔玛,以及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比如美国的目标消费者,这就是产品服务化的一个过程,反过来,需要进一步将这种服务产品化即标准化。当服务标准化的时候,服务就有了生命力,就可以把服务作为标准化的产品来开拓更多的客户。
对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朱演铭认为自己的创新之一就在于自己主动选择客户,而不是被动让客户选择自己,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己的业务可以不受影响,因为这些客户都是优质客户。
供应链创新是出口商渡过第二次经济危机寒冬的出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汇率风险很大。人民币已经升值了27.5%,未来五年还要上升25%,这对于普遍利润率在2%-4%的中国出口商来说是致命的。而目前中国出口商不断提高价格的做法,市场最终也将无法接受。出口商如何抵挡这样一个严冬?我认为供应链上的创新,即降低交易成本可以足够出口商渡过可能面临的几十年不遇的第二次经济危机。
未来最佳商业机会
《21世纪》:在您看来,实现开放驱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朱演铭:思维和观念。一个人小时候的教育、成长过程以及社会经历很重要。中国的孩子在教育上是有问题的。灌输式、不是启发式的教育问题很大。中国的教育要解决,否则创新就有问题。
《21世纪》:对于开放式创新的这一概念,能否给出您的理解或者定义?
朱演铭:首先,我理解的创新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无论是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应该是没有边界的;其次,开放式创新需要一种自愿的互动,即在观念一致的前提下人和企业之间自愿地互动,其中,创造的结果如何分享是关键,这个问题解决后,就扫除了利益的障碍,打开了创新的源泉。 最后,人的状态应该是轻松的、开放的。
《21世纪》:就您所了解,未来五年最佳的商业机会在哪里?
朱演铭:农业。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三十年,我最看好农业。因为农业是中国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有行业都发展,都有科技的进入,但唯独农业没有人涉足,而且很困难。中国的农业需要高科技的进入。用科技来做大农业,这里面的机会是非常巨大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