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可以投标页岩气开发。
有报道称,新疆广汇、MI能源、宏华集团等民营企业早已为进军页岩气做足了准备。
2011年底,页岩气获准成为独立矿种,意味着其勘探开发就不再受油气专营权的约束,任何具备资金实力和气体勘查资质的公司都可投标。这一政策正式为民营资本松绑,为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打通了渠道。
所以,尽管大型国企和外资在页岩气行业热潮中抢先占据了有利地位,但政策为民企的进入留出了必要的入口。
喜忧参半
在积极的热潮中,中国的页岩气开发也不无忧虑。
喜的是储量丰富、信心满满;忧的是技术受限,市场时机与开采瓶颈并存。
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于海峰曾向媒体介绍:初步评估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中国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与24万亿立方米的美国页岩气潜力水平相近。而美国的评估则更为乐观,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1年4月份对世界14个地区页岩气资源的初始评估 ,中国页岩气的地质资源量为100万亿m³,可采资源量36万亿m³。
尽管人们对页岩气作为替代能源类型的前景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已经意识到其开采对地下水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大量耗水、气体泄漏等问题,必将从第一天起困扰中国的页岩气开发。 相比而言,美国的页岩气开采较为成熟,但仍旧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 (点击阅读更多信息《水力压裂开采页岩气,中国请三思而后行》)
反对者表示,页岩气开发涉及高压抽取数百万升的“减阻水”(水,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的混合物),这会影响到宝贵的供水资源。张永伟表示:中国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前,如果不能建立环境保护的框架,那么未来的开采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但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一个担忧。
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钻井与多段水力压裂技术在美国获得率先实现突破应用,释放了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应用前景。“页岩气革命”自那时开启大幕。
而中国页岩沉积时代早、埋藏深,勘探开发的难度大,目前并无企业掌握水力压裂核心技术。
有人强调:“与美国公司合作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有人担心由此带来的技术和地质适应性问题。
“目前,很多美国的页岩气开采公司正急切地等着中国的页岩气开采市场放开,他们有技术,希望能跟国内的公司合作,在中国页岩气市场分得一杯羹。这种情况利弊都有,关键看政府的政策到时候怎么定,监管如何落实。”曾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
而中国自主技术持有信心的观点认为:开发页岩气所采用的技术装备,与常规天然气的区别并不大,其中水平钻井与压裂增产等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常规油气开采中已经有所应用,而且国内在钻机、压裂车组、井下设备等装备制造方面也已有较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
迄今为止,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法律基础及制度安排还没有明确下来,有关页岩气开发的矿业权与区块登记管理制度等管理体制问题也存在诸多争议,相关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还不及建立。如果按照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来计算,未来十年需要至少投入4000亿-6000亿元。
除此之外,中国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也不尽合理,影响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