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是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供需强弱关系的易位主导着基本的市场规律。谁能在供需变换中找到市场蓝海,谁便掌握了通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当下市场,仍不乏处于巨大需求缺口的行业。许多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匆匆闯入,有的人赚到盆满钵满,有的人则输得倾家荡产。
说到暴利行业,不禁让人想到低成本高回报,还有大把大把的银子。暴利行业依然存在,可利润与风险共存,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危机意识,才能平安掘金。
那么在中国,哪些行业是暴利行业呢?
暴利行业之:殡葬
被忽视的中国“暴利”行业
这是个大家都忌讳提起的行业。可是每个人总难免要有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关于这个行业最大的新闻就是在历年的暴利行业排行榜上,它都非常靠前。
据调查,办一件丧事所需费用令人咋舌,包括火化费、整容费、遗体接运费、租用告别大厅费、租用花圈费等等,成本几十元的寿衣、骨灰盒动辄要价上千元。购买墓地或灵塔的费用就更昂贵了,好的地段高达数万元。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呢。中国人是尊崇孝道的国家。亲人去世,在最后的送别过程中,很多人愿意风风光光的把亲人送走。这助长了这个行业漫天要价的习惯。据民政部统计,我国每年的殡葬消费达上百亿元。
一个成本只有几十元的骨灰盒,可以卖到三四千元甚至更多。一个亲人去世,往往要花掉几万元。一般情况下,殡葬行业一般的利润都能够保证在300%左右,甚至可以达到1000%甚至2000%。
暴利行业之:眼镜
被忽视的中国“暴利”行业
暴利成为了眼镜业留给公众的印象,一块镜片从出厂到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其价格翻十倍为普遍现象。
根据统计,中国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按每3年更新一副计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就达1亿副。而与此同时,在外行人看来,眼镜业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业,有这样一段顺口溜:“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
眼镜行业有镜架、镜片、隐形眼镜和眼药水四大商品类别。镜架是流行商品,时尚性要求高,周期性强,国内镜架年销售量大约为8000万支。镜片是光学商品,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年消费量为2亿片。隐形眼镜是美容商品,注重商品的方便舒适性。而眼药水是隐形眼镜的消耗品。从各类产品的毛利空间和其在眼镜店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推算,眼镜店的平均毛利空间约在5倍左右。
应该说,造成目前眼镜市场乱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不规范经营的小眼镜店大量存在,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专业设备,进货渠道不规范的条件下,享受着暴利的盛宴。二是眼镜业本来就比较专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只能被动“挨宰”。三是流通环节过多,眼镜在上架售卖之前,往往会历经数层批发商、代理商之手,每一层级都会提价不菲。这最终导致了眼镜销售价格的畸高。
暴利行业之:婚纱摄影、人体摄影
被忽视的中国“暴利”行业
婚纱摄影是从1992年开始出现在大陆,94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婚纱摄影店。短短的20年时间,已经由一件奢侈品成为结婚的必需品。新人“人生就一次”的观念也助长了影楼漫天要价,在影楼拍摄一套婚纱照少则几千,多则上十万。目前中国的婚纱摄影市场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纱摄影也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年的普遍关注和热忱参与。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的比例约为15%。
拍婚纱照就是一个陷阱,从进入影楼预约开始,到开始化妆拍照,再到选定照片,最后到选定制作,每一步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让你走进去之后,不把钱花出去是走不出来的。
而这些“冤枉钱”又是在影楼的忽悠下“心甘情愿”花的。“正是这些新人‘心甘情愿’花的‘冤枉钱’造就了婚纱摄影行业的暴利。”
而另一个摄影市场,人体摄影更是一个崛起不久的新兴行业。据资料显示,以某摄影工作室为例,此前曾多次组织这类拍摄,一般每周一次,参与者一般在8人至20人左右,收费100至上万元不等。组织者则为拍摄者提供场地、灯光师、化妆师等,形成固定的产业链。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因拍摄尺度不同,可对每名拍摄者一次收费1200元至1500元的费用,模特一次收入300元至5000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