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个对在北京五大商务楼宇区域工作的45个人进行的非学术性质的调查显示,这45个人中仅有一人能忆起他在当天早些时候看到的广告,但这个人也只记得是个汽车广告,而不记得具体品牌。有对分众传媒进行过研究并相信其模式有效的媒体分析师在接受本文采访时却回应,她想不起她所在的办公大楼是否有液晶显示屏幕,她也回忆不清楚最近看到过的广告品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或许是,这种广告的播放时间通常只有5秒、10秒、15秒或者30秒,而且是专为在电视上投放制作的,所以可能不适合那些等候电梯的人。沃尔夫说,“当你站在大堂里等电梯的时候,15秒瞬间即逝。”
业绩太好而无动力改进
分析师均认为,分众传媒必须依靠更多的技术来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公司CFO吴明东说,公司非常注重利用新技术来与传统媒体竞争。但问题在于公司用于运营的成本预算非常的低。
多克托罗夫称分众传媒的“技术含量低得惊人。”他用“几个工人骑着自行车往机器里放DVD而已”来形容分众传媒每周将广告投放至现场的方式。他还说由于技术匮乏,公司难以个性化打造广告,因而无法瞄准受众千差万别的不同区域,也无法向广告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当液晶屏幕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倘若无法对这些人群进行细分,[广告]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弱。分众传媒的业务模式技术含量不高,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模式可以生存多久。”
假如技术不进行改善,分众传媒就只有一种继续保持增长的战略,那就是涨价。即使公司制定的价格已经达到上限。当被问及公司是否有计划利用技术来更好地对广告进行宏观管理时,吴明东并没有做出承诺。他回答说,“可能会,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种打算。”
清华大学有位博士学位申请人曾经参与关于分众传媒业务模式和技术使用的小组研究。他指出,问题在于公司目前的业务可能过于红火,“所以只要客户相信现有技术的效果,那么他们就会缺乏改善技术的强烈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