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他们做网络游戏,注册了一个叫北京线线通的公司后,他们开始办网站,“可乐吧”这个名字可能最早一代的网民知道些。当时九城还在做社区,《传奇》还没有出来,市面上大概只有《万王之王》、《石器时代》、《网络创世纪》几款游戏,在线提供娱乐的比较少,用余雪松的话说,在IE浏览器跟网景还掐架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钻研从头到尾在网上实现销售的游戏产品。他们跟联众一起做平台,找来网易做大规模推广。这是一个休闲游戏平台,类似于一个图形化的聊天室,他们推的这个免费的棋牌游戏平台,在线用户一度超过5万,但休闲游戏的人均ARP值比MMORPG差远了,既处于市场培育期,又要面对高昂的运营费用,他们并没有赚到钱,只是在业内打出了一些知名度。
正因为日子过得比较艰难,他们决定改做MMORPG产品。2003年他和他的团队就开始运营一款《奇域》的MMORPG产品,一年收入1600万,积累了现在这个公司的原始奖金。但就像很多事一样,一旦有钱了反而分裂了,最后《奇域》和他那个叫“北京线线通”的公司以变卖了事。
“《奇域》到《浪漫庄园》中挺曲折的”,余雪松形容自己的网游之旅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那时候网游的商业模式还没那么明确,而且大家营销意识都普遍比较差,他和联通一起运营的那个平台叫“互动娱乐中心”,光名字听起来就不吸引人。他们没有任何资金背景,也很希望引进资本,但因为不知道怎么估价合适,好几次像跟新浪、网易的合作没把握住机会。而且当时也根本不懂拿出实际的财务数据,当时跟一家公司去谈,他们曾报价640万元,紧接着遭遇2001年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买卖也没做成。《奇域》的商业计划做完后,通过朋友做推荐,他们也终于签了一笔风投,投过MY SPACE的美国红点给他们出的钱。《奇域》短短两年测试期间,网游业就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表现就是人力成本抬得非常高,核心人才被别的公司挖走了,余雪松当然也遭遇了这种状况。
“中间我们错过了太多的机会。而且团队真正愿意一直往前走的人并不多。”余雪松说,直到2003年前,债主一直追着他们,后来团队能生存下来了,那时盛大等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了,他们压力也很大,就想找个“婆婆”。刨去置换条款,他们的业务3000万元成交卖给了清华同方,他们那拨人也合并入清华同方的一个部门。但他发现跟想象中有出入,清华同方并不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在里面体会不到创业的气氛。2005年他从同方出来时,已经只有几个同行了,一些战友骨干都留在了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