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吉利集团宣布完成对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这笔有史以来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收购案的最终达成,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个人声望推向新高。
敢想敢做的李在中国商界显得个性十足,他不仅写出“昔日三大风光去,大众丰田一锅端。吉利破土谁能敌,世界变脸我凯旋”这样的诗句,更曾成功预测通用汽车将会破产。
大多数本土企业家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绝不会如此直白,他们更喜欢迂回、隐晦的沟通方式。但仅仅依靠个性,李书福无法让沃尔沃重获盈利并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
尽管此次收购被视为中国商业力量在全球崛起的象征,但坚信沃尔沃在李书福手中重生的外部人士却寥寥无几。这并非针对李书福本人,而是以其现有资源重整沃尔沃业务的难度着实太大。“如果这件事情很容易就成功,哪里还轮得到吉利来收购?”一位吉利集团的高管对《环球企业家》说:“吉利正是在众多艰难挑战中不断成长的。”
事实证明,李书福对于外界的普遍质疑有备而来。收购沃尔沃约1年前,李书福曾买下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箱公司DSI。这家曾宣布破产的公司目前已实现盈利,并且刚刚在山东济南投建一座工厂,计划向包括吉利在内的国内汽车公司出售自动变速箱。收购DSI 以及随后的控股投资管理模式,被视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一次练兵,但两次收购的实施主体却截然不同。
与通过香港上市公司收购DSI不同,此次收购沃尔沃由吉利控股集团完成。众所周知,李书福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准备收购沃尔沃,直至金融危机爆发才真正获得机会。如果此时通过上市公司吸引股东投资这家巨额亏损的瑞典公司,其巨大的风险会吓跑投资者,上市公司股价有可能一落千丈。即便收购之初短期能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后续沃尔沃业务的发展挑战巨大,其发展的起伏必然会影响吉利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从而进一步影响吉利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时,李书福也不愿看到沃尔沃的起伏伤及吉利品牌最重要的融资平台。
这种刻意而为的差异化做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李书福对收购沃尔沃的谨慎一面。即便颇为自信的吉利人,也不得不承认沃尔沃收购交割结束后的第一年,风险巨大。当然,李书福正在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实施沃尔沃的中国生存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