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
作为沃尔沃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美国的经济正处于缓慢的复苏期,很难为李书福治下的沃尔沃及时带来可观的销量增长。根据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 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与经济衰退最严重时相比,个人经济状况没什么改善,甚至更差。83%的被访问者指出,未来12个月内他们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水平将保持不变或更少。对于期待美国市场需求复苏的沃尔沃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今年上半年沃尔沃的美国销量同比下滑5.2%,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点。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李书福甚至还需继续为沃尔沃注入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以维持运营。要知道,汽车称得上是这个星球上烧钱最快的生意。曾在金融危机期间获得美国政府数十亿美元资助的通用汽车,不是仍在短期内陷入破产保护吗?
另一方面,李书福说服福特相信自己能够带领沃尔沃走出低谷的中国概念,短期内还无法落实。除了修建工厂需投入大笔资金外,截至本文发稿时,沃尔沃方面仍未宣布确定中国工厂的选址。按行业平均水平,工厂投建至量产至少需要1年时间。在这期间,沃尔沃在华的现有业务很难实现飞越。目前,福特在华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沃尔沃S80L和S40两款轿车。根据J.D. Power亚太公司的数据,包括进口车在内,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华总销量增幅高达70%,但也仅有1.5万辆的销量。相比之下,奥迪上半年在华销量已超过10万辆。
按李书福此前公布的计划,沃尔沃预计在2011年实现盈利。这意味着,在沃尔沃国产之前就能实现盈利—这如何可能?
“如何做到扭亏为盈,迅速形成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我们想了很多,沃尔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太小,但它的研发投入我猜测跟奔驰、宝马是差不多的。每辆车的成本较高,因此就亏钱。”关于如何能够迅速将沃尔沃扭亏为盈,李书福向《环球企业家》解释道:“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技术充分发挥的同时扩大销量。每一辆车成本下降,利润就出现了。”
李书福的回答传递出其盈利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降低成本。与一度巨额亏损的时期相比,如今沃尔沃的员工数量从之前的2.64万人,降至如今的1.9万人。最初的人力规模是福特准备Cye.com.cn将产量提升至60万辆准备的,随后的金融危机迫使福特将产量降至40万辆,并相应裁掉多余员工。因此,同样是30多万辆汽车的产量,李书福接手后的沃尔沃劳动力成本大幅下降。考虑到退休、病退等自然减员,预计2011年沃尔沃员工总数将降至1.8万人。
在保持各自独立运营的前提下,李书福未来将会利用吉利集团现有的资源,支持沃尔沃进行低成本研发。“从研发的角度,我们更多的是寻求两个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在能力允许和沃尔沃有这种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给他们低成本的研发支持。”吉利集团负责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告诉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