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计算成为业内趋势和厂商竞相追逐对象的时候,近日,相关报道披露了2008年10个最糟糕Web2.0网络故障事件。从这10个网络故障中,笔者发现其中至少有多项就是当今的云计算应用或者与云计算有关。例如亚马逊S3服务的中断、GoogleApps(在线办公应用软件)的中断服务、Gmail服务的中断等。这让那些还处在“云雾”中的多数业内人士和用户对于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再度产生了忧虑和怀疑。
因此,笔者认为,尽管云计算的概念因各公司的定义而有所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利用网络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服务或应用。这些应用中既有软件的,也有硬件的。例如亚马逊的S3服务就是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器存储的服务,采用每个计算小时收取10美分、每个存储单元15美分的标准费用。而Google提供的GoogleApps则是类似微软的Office的软件应用。但就是这两个应该说是云计算最早的倡导者和提供者则无一例外地在今年发生了因网络而导致服务中断的问题。这里先不说它们提供的服务如何,单就网络这一提供服务的途径就明显缺乏可控性(网络依赖于电信运营商)和可靠性(网络中断导致服务的不可用)。而这种可控性和可靠性的缺乏往往会给用户,尤其是大的企业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云计算发展到今天,其用户多是开始创业的Web2.0公司或是中小企业。
另外就是云计算的安全性至今仍被多数的企业和用户所质疑。为此,Gartner在近日发布的一份名为《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列出了云计算技术存在的七大风险。即特权用户的接入、可审查性、数据位置、数据隔离、数据恢复、调查支持和长期生存性。
其实在Gartner列出的七大风险中,有的已经发生了。例如对于第三大风险——— 数据位置,Gartner认为,在使用云计算服务时,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数据储存在哪里,用户甚至都不知道数据位于哪个国家。用户应当询问服务提供商数据是否存储在专门管辖的位置,以及他们是否遵循当地的隐私协议。可就在去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政府官员使用黑莓手机,因为保存黑莓信息的服务器位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某些情况下,那可能会给法国政府造成威胁,比如国家安全署或者联邦调查局可能会窃取其中的数据。所以小国家和公司在将敏感数据储存到那些服务器和应用之前,应认真考虑好其中的问题。
而针对Gartner报告中的有关隐私安全相关的数据隔离和数据恢复,美国军事安全专家格雷格·康蒂 (GregConti)近日表示,云计算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该服务中所存在的不足也将危及企业用户和普通网民的隐私安全。众所周知,目前网上最流行的基于网络的商业应用是工资和客户账户管理,这是最敏感的商业信息之一。此类信息泄露事件已经发生了不止一起,并且每次都是大规模的数据外泄。例如去年,美国零售商TJX约有4500万份用户信用卡号被黑客盗取;英国政府丢失2500万人的社会保障号码等资料;在线软件公司 salesforce.com也丢失了100万份用户的Email和电话号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