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长期生存性方面,Gartner认为,理想情况下,云计算提供商将不会破产或是被大公司收购。但是用户仍需要确认,在发生这类问题的情况下,自己的数据会不会受到影响。用户需要询问服务提供商如何拿回自己的数据,以及拿回的数据是否能够被导入到替代的应用程序中。这里笔者认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速度和竞争的残酷性,至少会使小规模的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或企业在未来存在着被整合或自灭的可能,Gartner担心的问题一旦出现,届时该如何解决对于目前的云计算提供者提出了挑战。也许未来真的像托马斯沃森所预测的:这个世界只需5台电脑 ———它们分别是Google、Yahoo、微软、IBM和亚马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目前依靠其他云计算提供商提供服务的用户应该有所警惕和准备了。
也许正是由于云计算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软肋,延缓了云计算的应用和普及。当然,企业转向云计算的速度之慢也引起了业内的担忧。对此,Google企业服务副总裁DaveGirouard就曾经表示,这样下去市场将会枯竭。在担心的同时,鼎力支持和推介云计算的Google和IBM再次将服务(软件的应用)通过最传统的使用方式(下载并安装到用户的PC上)提供给用户使用。例如近日IBM与硬件厂商合作的其软件套装的预装、GoogleGadgets应用程序(软件)的预装等。尤其是Google,除了上述之外,还发布了中国版本的Google软件精选,推出产品包括Google拼音输入法、Google金山词霸、瑞星杀毒软件等。
由此可见,如果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软肋不能很好地解决,云计算的普及仍很遥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