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所总结的白药牙膏的成功原因,无论是其产品定位、品牌借力,还是“三高”营销策略,依然停留在表面层次。须知,不少企业也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也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类似的营销策略,但为何并没有取得类似于白药牙膏的奇迹呢?或者说,白药牙膏给予我们更深层次的商业启发有哪些?其真正可复制的基因密码是什么?
白药牙膏成功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它成功的将传统中药与现代日化产品进行结合,使得传统中药真正融入了现代生活。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一提到中药,就想到草根、树叶、丸散膏丹或者黑砂锅熬制的苦药汤。这些中药丸或药汤有时虽然效果可能不错,但因为不懂其中成分,或者熬制过程很不方便,或者味道实在不能恭维,让人望而生畏或敬而远之。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中药生产、研发和营销缺乏创新,工业化水平低,剂型落后,产品守旧,品牌老化,以致中药一直以“苦、大、粗、黑”的老面孔示人,与方便、快捷、舒适的现代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传统中药的印象日益模糊。而随着中药药房和销售渠道的不断减少和萎缩,传统中药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很多中药企业提出了“现代中药”的概念,即以软胶囊、注射液、颗粒剂等现代剂型,试图使之成为与西药一样样式精致、疗效稳定和使用方便的现代中药。比如安宫牛黄丸,被称为中医急救圣药,但是它的大药丸子服用不便,如果是昏迷病人,就很难服下去,而且起效较慢。河北神威药业则把安宫牛黄丸制成注射液,改口服为静脉输液,适应症更广,被称为中药抗生素。然而,这些中药企业虽然在中药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但这些现代中药绝大多数仅限于医院使用,并没有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在现代生活中仍难觅传统中药的影子。
如何在继承传统中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现代技术和理念,将中药和现代生活紧密融合,既是众多中药企业实现战略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重大命题,也是振兴中药的必由之路。
1999年6月,37岁的王明辉调任云南白药总经理,他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如何通过战略变革,为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寻求超常规的发展速度。王明辉很快意识到,传统白药产业市场容量有限,即便你把市场占有率提到100%,企业的增长空间依然非常有限。为此,在考察国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实践和企业现状,他开始尝试通过将白药应用到相关领域和产品上,特别是那些具有极大市场空间的现代日化产品上,来实现云南白药的跨越式增长。
早在2001年,云南白药就围绕保密配方与材料科学的结合进行产品创新,推出了云南白药创可贴。以“有药好得更快一点”为价值诉求的白药创可贴成长惊人,销售额从2001年的3000万元飙升至2008年的近3亿元,超越市场冠军的长期保持者邦迪,成为行业领导者。在2000年以前,国外企业占据了中国创可贴市场90%的份额,到2008年,在这个每年5亿元的小创伤护理品市场中,云南白药占到了市场份额的二分之一。
白药创可贴的成功让王明辉更多地思考消费者导向需求的问题,即如何根据消费者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将白药蕴涵的白药活性成分及其所具备的独特功效,以更方便的产品形式和使用方法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得传统白药真正走入现代生活。
在口腔护理领域,云南白药以前也做过一些尝试,例如曾开发针对牙龈出血的云南白药易可贴,但患者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此时,来自消费者的一些个人创意,给了云南白药极大的启发。云南白药副总经理、健康事业部总经理秦皖民在介绍白药牙膏诞生背景时,曾这样描述:“白药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一个止血愈伤的产品。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白药新的使用方法,每年都有新的这方面的文章。很多医生和消费者会介绍发现的白药新用途。这个疾病怎么用,那个疾病需要和什么药结合。有很多牙龈出血的病人,就比较烦恼,牙龈出血不是大出血,你去看医生,似乎有点小题大作,不去管它,又没有很好的普通药物来代替。一些消费者就把白药粉抖在牙膏上来使用,发现效果非常好。就有消费者跟我们建议,你们为什么不生产一款白药牙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