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人们听到了阿里巴巴入股星晨急便、复星集团洽谈申通快递、海南航空(5.85,-0.07,-1.18%)并购天天快递,联想投资、太平洋基金、嘉里大通、百世科技等积极接洽其他快递品牌等等一系列的消息,这么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一古脑的瞄上了快递业,长期不被关注的“快递公司”突然成了大众的焦点。中国的快递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魅力?
带着这些问题,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对中国快递培训网资深顾问王志达进行了专访。
《中国产经新闻》:王先生,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快递业的历史,以及当前快递业存在的问题?
王志达:我国快递业起步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在懵懂中行走。直到1993年顺丰、申通这两家我国目前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成立,1994年宅急送、天天快陆续成立,我国快递业才真正开始。
2009年10月1日,随着《邮政法》的实施,中国快递公司告别了“黑快递”的名声,有了合法地位,被纳入邮政业实施监管。由于《邮政法》对外资进入国内快递市场设置了限制性条款,中国快递公司再一次赢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当前快递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快递业竞争主要是人才、资金、商业模式的竞争,但是,目前快递业恰恰在同业竞争、资金、人才、商业模式方面均存在问题。
随着企业数量增多,行业逐步陷入价格战恶性竞争的泥潭,目前利润已经非常薄,利润率之低,已经让很多快递公司难以承受。
另外,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就需要不断加大硬件、软件的投入,比如土地、车辆、流水线、业务系统研发、高端管理人才。同时要想迅速做大做强,不被行业抛弃,就必须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持续不断加强投入,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但是,当前快递行业最缺的还不是钱,而是人才、是理念,有了人才自然有了理念,有了创新的理念,商业模式才能创新。
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家族色彩,常常是“懂业务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业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