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上好闹铃半夜起来“偷菜”,上班时间偷偷地挪着“车位”是什么时候吗?那并不遥远,就在2009年。
那一年,以开心网为首的SNS网站们以其强大的病毒式营销模式,深入到包括你在内的近亿用户心中;那一年,它们依靠自己数款嵌入式的互动游戏,带动了一场新的互联网应用爆发。
事实上,这个以小游戏为基础的行业,在中国从诞生到爆发,仅用了不到两年。其瞬间飚升的用户数量与风投们慷慨的砸钱规模,使得无论是开心网、人人网、51.com等大型SNS网站,还是腾讯、百度、淘宝这样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无不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表面的一团和气下掩盖着此起彼伏的刀光剑影。
只是,好景不长,2010年,中国SNS行业出人意料地从天堂跌回了人间,行业的隐形争斗、盈利模式的扑朔迷离以及来自外力的冲击使得这个刚刚兴起的行业变得举步维艰。
2010年10月11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再次将开心网们推向舆论的风尖浪口。该司对外宣称文化部已介入“偷菜”游戏的研究,可能对其取消,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
一如开心网创始人程炳浩此前所言,现在的状况如果不改变,那么死掉的将是开心网,乃至整个SNS行业。
异军突起
程炳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工程师,从新浪一个小员工做到搜索部门负责人,他有着多年IT行业的从业经验。
但对于SNS,程炳浩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对他而言,这是另一个挑战。
如何能在全球已有一定基础的互联网工具应用中获得绝对优势?这是程炳浩需要考虑的事。
众所周知,SNS网站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杀手级的应用来黏住用户,毕竟用户才是SNS网站最重要的元素所在。在所有黏性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中,大多以交友为主。对此,程炳浩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跳出交友SNS的陷阱,用网页游戏来吸引住用户,才是开心网异军突起的契机。
2007年,以“开心网就是让人开心”为宗旨的程炳浩开始借鉴Facebook的成功经验,以“抢车位”和“开心农场”两款聚合型社交游戏作为拳头产品,并将用户定位在大学生和白领范围。此一作法,既恰当地挑选了成熟性产品,又实现了与其他SNS网站的差异化。
当然,程炳浩不会全盘挪用,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将这几款游戏复杂化,并加入了团队的研发力量,使之成为了开心网的自主研发成果。
凭借着口碑相传和病毒式的营销方式,开心网自成立后到2009年11月的18个月里,用户群从300人迅速增长了超过20万倍,高峰时期每天是以20万注册用户的速度增长。
事实证明,程炳浩此举确实为开心网找到了开启芝麻之门的金钥匙。仅仅起盘几个月,便有数家风投对其青睐有加,热钱蜂拥而入开心网。
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篇时的那一幕:数千万中国白领上好闹铃半夜起来“偷菜”,上班时间偷偷地挪着“车位”!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开心网跻身中国SNS网站的第一阵营,与校内网、51.com等分庭抗礼,而后二者均已运营三载,且市场估值已在数亿美元规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