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2010年上海楼市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双料冠军,仁恒的一位人士毫不怀疑“肯定是万科”,但最新数据显示,实际上是上海绿地集团重夺了这两项冠军。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近日透露,绿地目前在全国23个省、43座城市均有投资项目,在建房地产项目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2010年的经营收入将超过1250亿元,利税超过140亿元。
不同于万科模式的是,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相对而言,绿地的“红顶”模式很难复制。
“红顶”模式
多年来,对于“红顶商人”的称谓,张玉良多少有些无奈,但绿地近几年“做政府想做的事”的发展思路,则将“红顶”的积极一面充分发挥,成为实现快速发展的独特模式。
2010年12月30日,上海最后一批重点的地块出让,颇受关注的上海嘉定被退地王最终被绿地以底价19.345亿元获得,相比2010年1月宝华集团竞得该地块时超过24亿元的成交价缩水近两成,折合楼板价仅9774元/平方米。
在业内唏嘘绿地又捡了个“大便宜”时,鲜为人知的一面是,该地块条件苛刻,非一般企业愿意碰:保证金高达出让总价的30%,6个月内动工,且有5%的保障房配建要求(定价仅为该地块开发的商品住宅售价的60%,房型和建筑面积则需与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协商)。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为退地,该地块耽搁了近1年时间重新入市,嘉定区政府希望能有一个开发节奏快、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来接盘,绿地则是理想对象。
在嘉定此幅地块上,将绿地“做政府想做的事”的思路充分展现:积极拿地,保证地块顺利出让开发;在保障房层面,再次主动为地方政府“分忧”。表面来看,似乎绿地做着讨好但吃力的事情,远没有运作普通地产划算。但这种模式为绿地在连续多年的调控复杂环境下,找到了快速扩张的捷径。“依靠这样的模式,绿地能拿到其他人很难拿到的大项目。”一位地产业内人士坦言,这是业内绝大多数房企望尘莫及的。
刚刚过去的2010年,绿地的扩张让人眼花缭乱。绿地集团先后启动高铁郑州站站前广场、高铁济南站站前广场、延安新城、南昌·绿地中心、大连·绿地中心、世界第三高楼 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暨绿地中心等等,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2010年12月18日,绿地集团在南京投资开发的世界第七、江苏第一高楼 450米的南京·绿地中心正式开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