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能“上网”吗?
的确已经有人在啃这个硬骨头。
2005年,易果网就已经上线;2007年,上海大学毕业的MBA李永锋和几个同学创立优果网;2009年,王伟从外企辞职,创立天天果园;而这一年,从事外贸生意的丁谋也在广东成立了网上水果店百森。
“人们对水果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农 产 品16.56-0.14-0.84%的需求已经从能吃上水果向吃好的、健康的水果转变”,李永锋认为,借助网络,能够缩短水果从果园到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还可以缩减流通环节,让上下游都获益。
但几年做下来,李永锋感受是,“网上卖水果,确实不太容易”。
截至目前,国内的网上水果店还没有一个领导品牌。成立较早的易果网被众多业内人视为行业No.1。据其官方信息,目前易果主要覆盖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共30多个城市。但在“长江三角洲,除易果站点以外的部分地区单笔订单须满万元才能送货”。
一位业内人士预估,“易果目前的营收约为几千万,如果过亿元,我会比较吃惊”,这并未得到易果网的证实。2010年,优果网营业额在1000万左右,实现基本持平,“今年预计营收达到2000万”;而丁谋告诉记者,去年百森的销售数据是800万元;佳果网的规模则更小。
标准化、物流配送和人才成为制约国内水果电子商务发展的几大难题。
“水果本身作为农产品,就不可能100%标准化,比如今年雨水多,就可能导致口感和去年有些差别,刚采摘下来的水果和存储一段时间的也有差别”,李永锋称。
但在国外,水果至少可以相对标准化。
以美国的为例,各种农业协会在标准化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奇士协会是其中一例,这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非营利机构。新奇士协会对会员(果农)每一棵果树的成熟期都有精确的电脑统计,从而使产量均匀公布在各个时期,协会也会向果农提供采摘、筛选、包装全套服务,摘果过程中就进行了第一次人工挑选,摘完后,又用机器自动挑选水果,再按照大小分成不同的包装和价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