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移动照片分享社区,使用应用拍照后可分享至不同关系社区中。
实际上,这三种基于图片分享的社区模式各不相同。Instagram聚焦于非熟识用户关系的图片分享,图片大多数都经过Instagram的滤镜效果进行处理,产品理念和社区的氛围是鼓励用户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好。Path则是熟识关系之间的用户相互分享照片,而且Path在产品设计上做了硬性规定,用户只能选择50个好友进行分享,打造一个亲朋好友的私密圈子,这个氛围与Instagram从根本上有所不同。而Color则是基于地点的弹性社交,用户在某地拍照后可以浏览其他用户在该地点拍照后分享的图片。
至今为止,Color模式在美国也不被看好。
简江认为:“Color适用于成员相对比较单纯的小社区或者环境,如果社区人的层次比较复杂,就不容易发挥作用。”相对于美国,中国有更复杂的人群层次和构成、分布。而在产品上,Color门槛对用户来说过于高了。茹海波认为Color诉求表达不清晰,在产品不完善的情况下又过早的进行大规模推广,口碑坏掉了。但可以预见,与位置元素相结合的“弹性社交网络”方面的创业项目会大量涌现,有可能产生革命性的公司。
相对来说,其他二者则更被看好,尤其是Instagram。Instagram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应用,一方面概念上类似与Facebook,满足了好友互相秀的需要;另一方面滤镜做得非常出色,能让平常的照片看起来很有味道。Instagram可以说是“图片的Twitter”,由于Twitter为用户普及了单向关注、短评等产品形态,才应运而生,借助全新的产品形式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图片分享是普遍存在的需求,中国已经产生很多以Instagram为原型的创业公司,比如经纬中国投资过的camera360。
Path满足的是亲密朋友之间的图片分享需求,也是非常适合创业的一个题材。因为这个需求是普遍存在却一直没有被很好满足的点。而且由于这种社区的规模增长比较慢,这种需求一时半会儿未必能得到大社区足够的重视,正好适合小团队沉下心来做。不过也面临大公司抢夺市场的风险。胡斌认为,Path的另外一个风险是被实名SNS取代,比如Facebook。SNS网站有用户关系,这种熟识的关系很难让新公司再建立一遍。
结论:适合创业者复制,但盈利模式目前难找。
Tumblr
简介:内容分享社区,加入社交关系的博客升级版,注重图片、视频等展示。
轻博客模式是相对于博客来说的,一方面加入了社交关系,使得传统的内容社区社交化,内容制造后能够在社区里通过单向关注的好友关系迅速传播,方便互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用户创造内容的门槛,相比传统的博客,轻博客更推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户创作内容的门槛立刻就被降低了,几句话几张图片也可以成为一篇轻博客。在这种情况下,博客写作越来越被塑造成一种严肃写作的形式。轻博客的产品定位在微博和博客之间,会对传统博客现存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也会由于兴趣引导和好友关系两个维度吸引新用户和那些写过博客的用户加入。个性化表达的需求切实存在,但在传统博客时代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博客服务最后基本都由门户网站来提供,小的服务商逐渐衰落。
胡斌认为,这种服务毫无疑问是有需求的,问题只在于能长多大。在中国轻博客介于微博和博客之间,上下两个对手都是新浪,现实竞争环境比较激烈。存在成功可能性的方向是垂直领域的轻博客,与垂直网站中的其他产品服务组合,作为内容社区来吸引用户。独立的轻博客,需要跨过的门槛是先将用户规模做大,然后才可能通过广告模式或者其他模式盈利。
结论:作为独立服务,商业模式难找,国内竞争激烈。
Quora
简介:社会化问答网站,可以关注感兴趣的人、话题以及问题,进行问答。
Quora出现之初的目标就是要将用户头脑里90%以上没有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信息挖掘出来,创造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内容,通过内容社区的运营激发用户提问和回答。相对普通问答网站来说,Quora模式的启发是高质量内容社区,一些定位较为明确,在早期通过高质量种子用户汇集、早期问答形成较好社区氛围的网站会吸引相应领域专业人士,依靠内容的价值从而对不同垂直领域用户产生粘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