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二: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更合适?
商业模式创新不亚于技术创新,特许经营和专营服务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国水务行业具有市政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但实际上,水务行业应该是一个服务行业,其发展需要自身成熟的产业化模式。我国在未来15年~20年城市化进程中,将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其中与水务行业有关的不少,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促进行业发展值得思考。
“商业模式创新不亚于技术创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余红辉说,中节能集团在江西省就展开了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在江西省发改委的牵头带动下,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与中节能集团合作,把江西省全省工业废水治理打包给中节能集团。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建设了8个污水处理厂。
其实,地方政府将污水处理项目一揽子打包给企业的案例已有不少。比如,江苏省宜兴市采取“TOT(移交—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的方式建设城乡一体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体系,对项目进行特许经营,企业则积极协助宜兴市在江苏省率先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监管”(即“四统一”)的城乡一体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在“四统一”模式下,宜兴市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城乡一体“全覆盖”,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1%,镇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1%。
湖南省长沙县把辖区内现有的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一揽子打捆给桑德集团,已建成项目的运营、新建项目和管网的建设运营将分别采用OM、BOT、BT(OM 为托管运营模式,BOT为建设—运营—移交模式,BT为建设—移交模式)等不同的投资方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针对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中国水网编制的《水务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白皮书》给出了建议。其中提到,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支撑的是轻资产的水务专业服务模式,并以准入竞争为基础,企业在经营期内完成投资和收益,因此合同期限内的服务成本较高。
在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不足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推行关联完全产权的专营服务模式,通过较长的经营期限和产权收益化解政府短期支付压力,同时辅以过程竞争作为公平和效率的保证。其中,特许经营和专营服务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热点三:养老金能投给水务行业吗?
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水务行业的潜在战略性资本
资本对企业的成长帮助很大,融资难的水务企业渴求资本进入。但资本进入后往往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可能左右或改变企业原本的发展方向。对此,企业怎么创新融资模式,行业有什么融资新渠道?
目前,针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基金越来越多,环境产业发展基金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养老金等社保资金对水务行业来说也是巨大的资本,引起行业关注。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否适合投入水务行业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罗桂连认为,养老基金和水务项目在风险收益的特征方面有天然的匹配性。他介绍,养老基金不可能全部投入股市,而水务CYE投资项目是资本密集型的,初级投资量非常大、周期很长,不适合短线炒作、频繁转手和倒卖。水务项目本身的技术相对稳定,项目建成以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技术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都是可控的。因此,养老金等社保资金是水务行业的潜在战略性资本。
水务行业应该怎么承接这个庞大的养老基金呢?养老基金进入初期,需要政府和水务行业要共同创造条件,寻求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特征的商业模式。水务企业应该凭借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效管理项目技术和运营管理风险。
罗桂连对养老基金进入水务市场给出建议:第一,项目的建设规模要与有付费能力的相关方需求匹配,不能简单地看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超过实际需求的大项目。第二,要严防运营环节中各类非市场原则的关联交易。第三,通过长期积累形成建设管理、运营服务方面的核心能力,大量的市场化机构有了这个核心能力后,便可以与资本结合起来。
养老基金需要长期稳定的回报,因此,要探索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等合适的投资工具和产品,让养老基金的管理者方便地把资金投入水务行业。同时,要与养老资金管理机构多沟通,并共同推进立法以及有效地防范政策风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