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印象
写拍卖条件时 他的手在发抖
得知江小林想拍卖儿子的取名权,记者昨天约见了他,发现他对此还是很紧张。
起初,江小林说,他想让拍卖儿子取名权这件事实现双赢:比如,由某一家企业为儿子取个不难听的名字,儿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甚至自己的创业资金都有了着落,而企业也可以因此提高知名度。
不过,随着记者的提问越来越尖刻,江小林开始对自己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顾虑。
比如,关于想将儿子的取名权卖个什么样的价格,江小林起初提出两个底价:一是如果对方只是买下他儿子0岁到18岁的取名权,那么底价就是10万元,如果是买下他儿子终生的取名权,那么起码要20万元。
对江小林最初的这个想法,记者问:“如果你将孩子的终生取名权卖掉了,将来孩子长大后要是觉得自己的名字太怪,要求改动,你怎么办?如果人家给你儿子取名为江卫生间,你儿子就一辈子叫江卫生间?”
“是呀,如果这样,那么我必须明确一下,我更倾向于只拍卖我儿子0岁到18岁的取名权。并且,名字绝对不能太难听,否则我就不卖了。”江小林说。
那么,什么样的名字才不难听而又能为企业起到宣传作用呢?记者问到这个话题时,江小林说:“比如,翔鹭酒店要是愿意花钱买我儿子的取名权的话,就可以把我儿子的名字取为‘江翔鹭’。”
不过,尽管江小林对自己的这个创意感到很有信心,但记者要他当场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要求和条件时,他还是非常紧张。
“你看到没有,我写这个时,手都在发抖。”江小林一边写,一边和记者说着他内心的紧张。
写完后,江小林又强调:“算了,我只卖儿子0岁到18岁的取名权,不能把他终生的取名权卖掉。”
对话 “我父亲当时也这么做,我会觉得他很聪明”
记者:把孩子的取名权卖掉,你家里人支持吗?
江小林:家里最反对的是我的叔叔。他对此非常不理解,责怪我是在“卖”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