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宏达成立之后,基本上不接别人的代工订单,甚至包括一些大型跨国手机巨头,转而直接与国际巨头的客户也就是电信运营商接触,直接根据他们的需求生产手机。这样一来,刚刚成立的宏达马上变成了许多手机巨头的直接对手。
由于宏达选择的产品是智能手机,这在当时完全属于超前产品,所以开始发展并不顺利,很快出现巨额亏损,最严重的时候亏损额达到10亿台币。“所有的资本金都亏损进去了,但是我还是决定做下去,我认为再过半年时间,我们能做好的。幸运的是,这个时候的威盛已经挣了好多钱,可以给宏达有力的支持。”
艰难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年,宏达慢慢活了过来,几年下来,欧洲的前六大运营商,如O2、Orange、T-Mobile,北美的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成了宏达的合作伙伴。其中,运营商根据自己的市场需求提出具体要求,推出个性化品牌,宏达则负责设计、研发、生产,运营商和宏达双双绕过了原来的中间商,也就是诺基亚等手机品牌商,不仅成本下降,而且对市场反应更加迅速。目前,宏达国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去年一年实现产值高达16亿美元,大约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六成份额。
“愿景”不设限威盛电子和宏达国际,仅仅是整个威盛集团旗下比较重要的两个子公司,目前,在威盛的名下,独立的企业已近30个。11月24日,在位于北京上地科技园的威盛电子中国总部,一手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的徐涛,在一张两平方米大的写字板上为记者画出了这张庞大的企业关系图。
在这棵威盛大树上,有生产芯片的威盛电子,生产智能手机的宏达国际,还有生产CDMA芯片的威盛通讯,生产图形处理器的旭上电子,经营IT物流的建达、全达等等。不过,一个熟悉的名字更加抢眼,那就是手机品牌“多普达”。
这个听起来颇“洋”的牌子,实际上是诞生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彻底的本土品牌。“这是一个完全本地化的品牌,从设计、研发、生产全部都在内地完成,销售最早也是从内地开始的。”王雪红介绍,成功在内地市场打响牌子之后,今年起,多普达已经开始向台湾和东南亚海外市场扩张,“目前销售情况不错”。
“老板花了10多年慢慢建立起这个体系,看起来很庞杂,但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从高端技术研发、生产,到中间的物流、IT资讯,再到最终端的品牌,这些子公司在经营上是完全独立的,但是在产业链上却是相互连接。”徐涛指着关系图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奥妙。
10多年之间,王雪红一步一步地在全球IT产业界布下了自己的一个“局” ,王雪红自己不习惯用“局”这个字,她说这是她和创业伙伴们的“愿景”,而对于“愿景”的未来空间,她从来不设限。徐涛认为,在老板的大格局中,眼下的局面还只是刚刚开始,只能算是半个“局”,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头———随着3G时代、三网合一的到来,在芯片、移动终端、消费品牌上都占有优势的威盛集团,前景的确无法设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