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马云
2002年,马云提出阿里巴巴“全年只赚一元钱”的目标;2003年,一切都在表明互联网的触底反弹,内功初成的马云和阿里巴巴也在进一步酝酿着他们的电子商务帝国梦;在2002年实现全年盈利的基础上,2003年7月,马云举1亿元人民币攻入C2C市场,同年实现盈利1亿元人民币;2004年伊始,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步步令业内震惊:开中国互联网企业巨资建立研发中心之先河,创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私募资金数额之纪录。现在,马云又向下一个目标宣战了:2004年每天盈利100万元,2005年每天缴税100万元。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云说:“现在是需要烧一点钱的时候了。”虽然看起来是烧钱,但马云却说自己和阿里巴巴花钱很吝啬;相对中国和全世界电子商务的巨大市场,马云甚至认为3700万美元的研发投入和8200万美元的私募资金未必够用;在时下风行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潮中,马云选择了私募,按照他的解释,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阿里巴巴目前的任务仍是继续集中精力练内功;因为马云相信,中国互联网在经历了网民时代和网友时代后,很快将迎来网商时代,阿里巴巴必须集中全力作准备。
上市之路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蜂拥涌向美国,到纳斯达克上市始终是这些公司的梦想。但在国内排名非常靠前的阿里巴巴,却始终没有动这个念头。
按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的判断,阿里巴巴去年的收入应该在8亿元人民币左右,排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七位,仅次于盛大、网易、新浪、TOM、腾讯和搜狐。
由于美国并没有成熟的B2B模式网站,马云如果选择用阿里巴巴去美国上市,阿里巴巴能够融到的资金并不能满足马云的胃口。在这一点上马云心比天高。他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前景无限,并不像美国人看到的那样。因此,马云才花巨资打造了淘宝网,希望淘宝能够借助eBay的东风去纳斯达克圈钱过来,也顺便完成阿里巴巴在产业链上的布局。
但在中国市场不成规模环境下淘宝网想要盈利还为时尚早,正是这时候,杨致远找到马云,希望马云能够将阿里巴巴的一部分股份卖给雅虎,这样是双方都合算的生意,而3721和雅虎中国的业务也就可以转交给阿里巴巴,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获得的最大一笔国外投资。”吕伟钢告诉记者。通过这一交易,雅虎可以获得阿里巴巴这一中国最具吸引力的互联网合作伙伴。而阿里巴巴也可以获得雅虎这样的靠山和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
一直在美国与杨致远等雅虎高层谈判的马云,看着百度股票如火箭般蹿升的时候,肯定也在想,几天后当他回到中国宣布这件中国互联网界有史以来最大投资的时候,外界的表现是怎样的。
会不会比百度上市带来的效应还要狂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