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富榜”的延伸产品
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子是将积累的名声和资源快速转化为商业模式。
排行榜只是产品之一。几年来,这一产品系列不断地丰富。从1999年只有几十个人的富豪榜,到随后的行业子榜、慈善榜,再到连续两年的“富豪之选—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胡润先以不断细分的各种榜单将各行各业大小富豪一网打尽,然后以慈善榜帮助富豪们树立形象,进而围绕富豪们的衣食住行再给各大奢侈品牌进行排名。
但胡润显然不想自己的产品最终成为一个让大众来讨论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成为企业和金融界的一种参考工具。除了专业的调查方式,令胡润充满信心的还有现在的东家—欧万利投资机构,它给了胡润一个比三年前更合乎游戏规则的平台—欧万利(中国)公司。相比与《福布斯》的合作,胡润不再是一个游离在“体制”之外的调研员。
从亚润智源公司中国地区首席调研员到身为欧万利(中国)总裁,很明显是一种盈利模式的转变。看得出,现在的胡润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和这些富豪们以及做富豪生意的品牌们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将来上榜的企业家都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加入到他的俱乐部中去,因为最终他们会在那里找到需要。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把富豪们聚集起来,找一个品牌赞助商,搞一场衣香鬓影的慈善拍卖或者名流晚宴。富豪们得到与圈内人交流的机会,奢侈品牌得以直接向目标消费者施加影响,而“胡润百富”则收获了名声和收入;然后富豪介绍更多的富豪,吸引更多的品牌,“胡润百富”的触角也日渐深远。
这时候,一本杂志的诞生,将可能使得这种联动效应得以最大化,而冲着富豪过来的各种广告也终将为“胡润百富”贡献源源不断的收入。
接下来,围绕富豪还可以做什么?有了奢华旅游展,“胡润百富”会不会开发高端旅游又或者策划一个奢华地产展?富豪们的选择无穷无尽,这也意味着“胡润百富”的生意充满想象空间。
但是,胡润仍然坚持说,自己“到现在为止都还不是富豪,并且也不打算做富豪”。每个月准时为市区的一套房产付房屋按揭贷款,每天坐地铁上班,下班后“怕老婆生气”就立马乖乖回家,随时挽起袖管刷碗,要准备笑话逗两个女儿开心,即使晚上有应酬,也要想方设法先回家做好可口的饭菜—看起来,36岁的胡润,更像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上海好男人,但这一些并不妨碍他每周和不同的富豪见面,为他们举办各种慈善拍卖以及名流晚宴,办一本给他们看的杂志,并且,每年为他们排定座次。
多年后,他可能叶落归根,在合适的时候搬回英国;当然,他可能在离开中国之前给他的孩子留下一个家族企业。
那么,他现在所做的,就不仅仅是他的生意,还是他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