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后连锁危机
次贷危机至今仍在发酵
启示:选对品种
2007年8月由于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信贷危机,直到华尔街巨头雷曼兄弟倒台,从而引发新一波全球性金融危机。道琼斯指数从2007年11月份开始的16个月中,累计跌幅达到53.53%。
如果选对投资品种,依然有不少赚钱机会,如黄金市场,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下后,金价从当年9月15日到10月10日的区间涨幅接近两成。而同期道指暴跌23%。
在国内资本市场,债市成了疲弱股市最好的对冲投资之一。
仅以国债为例,在2007年10月26日到2008年11月27日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21国债(7)累计上涨了19.68%,而上证指数同期跌幅高达63.67%。而在今年7月份以来,A股继续走低了15%左右,而21国债(7)依然保持了1%左右的涨幅。
大佬榜样
在熊市之中,不少投资者都以“现金为王”而洋洋得意,为股市暴跌而恐惧,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现金多了不是好事情,而且市场的过度悲观和下跌往往成为有准备之人的发财机会。而股市和楼市就算是跌出来的发财机会。
----市场大跌成为购买美国股票的良机。
----“不以便宜的价格买糟糕的,只以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
----巴菲特
----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
----李嘉诚
李嘉诚:危机期间会大量投资
不买便宜的 只买有潜力的
2008年10月份,全球股市哀鸿片野,市场信心跌至冰点,不少股指一度出现恐慌性暴跌。但巴菲特却说,市场大跌成为购买美国股票的良机,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也证实,股神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华人首富李嘉诚一条最为经典的投资原则就是: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因此,面对中国A股的连续下跌,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并在市场情绪极度悲观中寻找投资机会。
针对A股而言,随着连续深跌,估值很便宜,市场“遍地是黄金”的说法再次出现。但成功的投资大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便宜不一定是好货,要在合理的价位买入最好的股票。
巴菲特于2008年10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买入美国。而在其后公布的报告中,巴菲特在2008年四季度购买了很多在金融危机中深受打击的美国著名公司的优先股,包括高盛和通用电气。尽管2008年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的持股市值损失不小,但每股净值只萎缩了9.6%,远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损失37%。最近44年,伯克希尔的每股净值的年均回报依然高达20.3%,远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8.9%。
而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归功于股神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最好的股票,“不以便宜的价格买糟糕的,只以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
李嘉诚也表示,在衰退期间,总会大量投资。而衡量标准并非只是价格便宜,“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而且现金流、公司负债成为李嘉诚投资选择最注重的环节,“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致正数的现金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