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交易平台是把双刃剑 虽方便但如同“隔山买牛”
“新华收藏店铺试运营期间,诚邀您开通基础级永久免费会员,出售藏品。”近日,记者收到新华收藏网的一封广告,广告中称:“您还可以申请成为论坛版主,更全方面地展开线上活动。团购平台:如果您有适合团购的收藏品,我们非常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供货商。商城平台:如果您是企业身份,也可以成为我们商城的合作伙伴。”事实上,这样的艺术品网站已经不是独此一家了,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艺术品网络销售渠道扩张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文/图 记者林琳、郭晓昊
专家观点
艺术品交易难独立网络化
广东公正拍卖行总经理谭练表示,网络售画这一方案她已经考虑了两三年,但始终没有付诸行动,这与现实存在的种种隐忧有关:“网络卖画不太现实。买家们并不会真的在网络上跟我们交易,顶多先浏览我们公司挂在网上的图片后,再到现场来看实物和交易。”她表示,网上图片的颜色肯定存在偏差,且自己销售的作品最便宜也要数千元,贵的则达十余万元一幅,精明的买家们也不太可能在见到实物之前就掏钱。“所以我除了在公司网络上摆出绘画作品图片外,还是要在公司开辟专门的展示大厅,以供买家前来观看。”在这种“网络+现场”的模式中,网络仅仅起到了“橱窗”的作用。
但这并没有令谭练对网络交易渠道失去信心。“我自己也在网络上购买藏品。”她上的多数是国外知名收藏品网站,亲自前去当地购买很不方便,且成本太高,“我最近就花了10多万元购买了一个100多年前制作的‘黄金碗’。”
“不能说网络上全是假货。”谭练介绍说,身边的朋友却不一定敢上网购买艺术品,“他们担心网上拍下后发现实物‘货不对板’,比如有的藏品在卖家提供的图片上看不到任何问题,实际上却存在瑕疵, 这样一来,他们还得额外付出精力应付交易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谭练还建议,卖家在网售艺术品时,最好能保证真假。“如不保真,起码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不做瑕疵担保,另外最好要写明艺术品来路、出处等。”
趋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