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网络拍卖或成主流
古籍商家胡义成本打算开一家古籍网店,但考虑多时后还是最终作罢。虽然希望网店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宣传效应和更宽广的销售渠道,但网络交易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令他最终却步。特别是多次参与了网络拍卖后,胡义成对艺术品交易的网络化更有自己的想法:“网络拍卖是一把双刃剑。一是比实体拍卖的成交难度大,而且同一件拍品的成交价在网络上拍卖的比较低。但这也产生了‘捡漏’的机会。当然,这对于买家的眼力要求更高了。二是通过网络‘隔山买牛’易上当,大多数价格较高的货还是要走实体拍卖渠道。但另一方面,低档拍卖品的成交价格常超过实拍的价格。”另外,胡义成还提出,外国网站对外文好的人机会很大,是一条相对冷门的“淘宝”新路子。
与之相对的是,部分市场人士对网络交易持乐观态度,认为“网络交易已成为邮票、钱币、票证等小型艺术投资品交易的新途径。网络拍场已逐渐发展成主流之势”。 事实上,在网络上成交最为活跃的的确要数邮币卡板块。以一尘网为例,北京、上海、广州的邮币卡市场商家都“混迹”于此进行网络交易。“别看集币市场有时空空荡荡少人问津,显得没什么人气,但网上的交易可是红红火火,一刻都没停过。”一个市场商家告诉记者,中国几个城市的商家和收藏者之间,甚至商家和商家之间或收藏者和收藏者之间的交易往来甚为频繁,卖家的信誉多由口碑决定,网站管理者也会适当进行监管。
目前各类艺术品网络销售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一种是在拍卖行基础上开拓的网络渠道,如嘉德在线;一种是艺术品交易网站如雅昌艺术网的交易网;另一种是私人网店如淘宝店;还有许多买卖双方在形形色色的收藏品论坛中交流后进行点对点交易。此外,还有由相关协会组织搭建的平台,如去年正式上线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
风险
网上100元银币材料就要200元
许多网店掌柜认为,传统的逛古玩街淘货的方式已经不适合部分收藏“新贵”:“年轻人喜欢宅在家,什么东西都想在网上买到,哪怕是对眼力要求颇高的艺术品。”因此他们认为,在保真的前提下,网络艺术品交易前景广阔。不过,有多年收藏经验的“80后”买家小刘则告诉记者,他更享受逛市场跟人“侃大山”的乐趣。他还会对比网店和实体店的价格,“三思而后买”。
不少行内人士对网络交易持保留意见:“买家在网上购买收藏品,如果是三五百元还尚可接受,对于价格上千元的一般就不敢轻易下手了。”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质,网络交易模式为不少收藏者所诟病的就是存在赝品的问题。
“网络上的钱币好多假货。”庄先生告诉记者。原来,2012年的熊猫银币还没发行前,市场上就出现了现货。庄先生的朋友在淘宝上以100元的价格买到一枚1盎司银币,大肆炫耀自己最先拿到货。结果行家们一起“欣赏”时才发现,根本就连材质都不是银的。“其实一听到100元我就知道不会是真货。”庄先生说,按一盎司等于30多克计算,熊猫银币单是白银材料价就至少要200多元了,根本不存在以100元买到的可能性,“说到底还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不仅如此,庄先生发现,一些购物广告、电话营销手段推广的纸币中也不时见到假钞,而不少知名网购平台由于监管困难,实际上很难完全杜绝赝品现身。
“知假售假的网店主要以超低价吸引不知深浅的新手。”庄先生说,虽然有人认为书画陶瓷假货不少,但是那大多是仿品,且自古以来都有摹古之风,而伪造钱币的情节则更加严重。“许多普通买家因为总想贪小便宜而屡屡上当受骗。”
此外,运输环节可能出现的意外也是收藏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庄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在网上购买的8000多元的金银币在运输过程中不翼而飞,如此“大出血”的经历令他再也不敢在网上购买超过1000元的藏品,“除非是同城的买家,能够送货或者我自己上门取货。”他建议,收藏者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了解、议价,交易时最好能当面验货,另外还需向商家索要购物清单或发票,以备不时之需。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