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玩”越顺渐入佳境
“IDG董事长麦戈文先生给我们充分的信任,让我们在中国慢慢玩,我们也逐渐摸索出门道。”熊晓鸽感激地说。
此后,熊晓鸽没有让老板失望,越“玩”越顺。随着IDG公司投资的搜狐、腾讯、百度等众多互联网公司上市,以及搜房、易趣等进行股权转让,IDG公司获取了丰厚的回报。据熊晓鸽透露:“IDG的第一个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回报率超过是40%。”
熊晓鸽说:“我们这批最初在中国从事投资的合伙人,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经验不足。但我们逐渐积累经验,整个团队精诚合作,并形成一套IDG自有风格的风险评估体系。”据熊晓鸽透露:“截至目前,IDG在中国已经投资200多家公司,第三个基金也从过去的一亿美金提高到二点五亿美金。”
而有关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数据不仅表明了IDG对中国投资信心的加强,在大规模投资背景下,IDG的投资风险也在逐步缩小。以近两年互联网兴起的web2.0为例,IDG已投资了土豆网、迅雷、中搜等web2.0公司。当这些公司的业务模式或经营战线出现交叉或重叠时,IDG有望通过投资者的身份,给双方意见或建议,从而进行合并或重组。这也能够使得中国新兴互联网产业避免重蹈恶性竞争的覆辙。
在投资策略上,IDG也逐渐发生改变。熊晓鸽说:“随着IDG投资基金总额的增加。目前,IDG做天使投资的项目已越来越少。IDG更倾向于投资中后期项目。投资前期项目,虽回报率高,但风险也越高。IDG认为,投资中后期项目,相对稳妥。”
当人们问熊晓鸽,“做风险投资最痛苦的是什么?”时,熊晓鸽的回答是:“投资失败不是最痛苦的,有投资就有失败。但如果听说了这个项目,没有投,或者根本就没有听说这个项目,没机会投,这是最痛苦的。”
考察项目如同采访
不少创业者都存在一个疑惑:要获得风险投资者青睐,是应该千方百计找人将自己介绍给风投,还是主动登门毛遂自荐,抑或发送邮件“守株待兔”呢?
对此,熊晓鸽表示,这没有一个定规。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IDG联系,包括发送邮件等。IDG的项目经理都会及时查看邮件,认真考核,并做出判断。
而对于风险投资商而言,如何在众多的风险创业者中选对人,却永远是一项大难题。熊晓鸽自己的理解是:“选择投资项目,与创业者交流,就像是记者采访。”熊晓鸽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要问出精彩的问题,并学会倾听,还要根据被采访者的答案,做出分析和判断。而做风险投资自然也少不了看、问、听等过程。如果整个过程进行顺利,判断准确,那么这个项目取得成功的几率就比较高。
对于前来洽谈合作的创业者,熊晓鸽也给出自己的建议:“首先,不要紧张。其次,一定要把商业模式、产品、市场和团队建设想清楚,而不应一味迎合风险投资者的喜好。”
此外,熊晓鸽提醒创业者,融到资金一定要稳得住,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因为融到资后,只能代表这种商业模式的理论成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后应该是由市场埋单,而不是投资者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