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5个互联网流量最高的公司中,IDG投了其中的22个。“我们应该是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外国风险投资公司,到目前为止,IDGVC已经投了不下150个项目,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是互联网企业。”IDG副董事长、合伙人熊晓鸽显然很满意中国互联网的表现,以及自己所在公司的眼力。
1993年,IDG投资2000万美元,创立了“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后来更名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简称IDGVC。在已经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中,搜狐、携程、前程无忧、金融界等背后都有着IDG的影子。熊晓鸽说:“我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对早期项目和早期创业团队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为什么IDG总能抢在别人前面?同行大多既“恼怒”又“无奈”地这样发问。而其根源,恐怕还是拥有多年的本地化经验的IDG,决策过程非常快速有效。并且10年来在互联网产业撒胡椒面似的布局,也让他们建立了强势的项目来源渠道。每次IDG上百家投资公司开会的时候,一场会下来,马上就会有很多公司之间形成合作,一个月之内,就能签合同了。
这种产业资源,自然促使更多相关领域的创业公司希望能够和IDG合作。而IDG也一直保持着“管闲事”的传统——对待创业者,IDG都似乎表现得非常“凶悍”,经常会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度的帮助性干预。
不熟悉IDG风格的创业者,会感到IDG总是在不停地提问,而不管你愿不愿意听,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直接的表达方式并不那么令人愉快。谁都知道风险投资人是商人中最精明的商人,并不是慈善家。不过,熊晓鸽的潜意识中有帮助人成功的愿望。所以,在这个圈里,大伙都说“小鸽”是个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