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草根创投军团渐成气候
“时间不等人,我得赶在外资进来之前,把该投的项目都投完。”15日下午,在杭州世贸中心大酒店的咖啡吧,宗佩民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宗佩民是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睿”)的董事长,这家以财务顾问等服务见长的公司,进入创投领域才1年多时间,但已经投资了10多个项目,管理的资金达到了5个亿元。
在咖啡吧,不时地有客人来与宗佩民打招呼——这位在浙江本土公司的财务管理中浸淫20余年的中年人,目前已经和浙江300多家主流公司、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掌舵者熟稔。
“浙江民营企业家在创投这块已经崛起,创业者根本不需要担心有没有钱。只要你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团队,浙江的民营资本多得很。”宗佩民说。
“他们都不缺钱”
每个周一的早晨,宗佩民会早早地出发,来到宁波,抑或是绍兴,考察项目。第二天,地点也许变成了义乌、温州,同样,也是考察项目……周五晚上,他结束一周的行程,赶回杭州,当天,他还会把这个星期考察的项目好好梳理一下,为第二天的决策作准备。
“几乎每个月都这样,一般每个月我只能在杭州呆上10天。”宗佩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资本为王的时代结束了,本土机构、境外机构,大家都进来了。”宗佩民说,目前创投领域的供求关系已悄然发生变化,项目变得非常强势,“资本短缺已经走向资本过剩,往往一个好项目,就有10多家基金在谈,你不出手别人就出手了。”
宗佩民考察的项目和投资的项目比例一般为1:50,也就是说,考察的50家企业中,平均只能投资一家,“这么低的比例,你当然得马不停蹄。”
即使看上了一个好项目,对方愿不愿意被投资也是个问题。浙江一个已经融资上市的企业家孙先生直言不讳地对本报记者表示:“别以为我们需要融资了,就认为我们缺钱,我们更多地只是想引进外来的管理和服务。”由于资金充裕,孙先生也希望在不久后介入创投领域,因此对浙江的创投非常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