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对中国创业者可能只是一场美丽春梦
cye.com.cn
时间:2007-5-20 20:51:40 来源:创业网cye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
那些至今未见任何收入的Web2.0公司则大肆演绎着“纸上谈兵”的盛况。“你可以在一夜间获得流量,但它们并不能立即给你带来收入。”一家名为Photobucket的Web2.0视频及照片分享网站CEO阿列克斯·韦尔奇表示。目前,每个月1700万的流量使它成为全美第34名最受欢迎的网站。在社交网络或内容共享的典型Web2.0网站群落中,其排名仅在MySpace与YouTube之后。
事实上,互联网公司从来善打利润“空手道”,这和它们在8年前网络泡沫时代的表现没什么两样。最大的不同在于,而今,资本市场和投资人对运营不够成熟、收入规模有限的公司表示出足够的审慎。曾投资Web2.0公司Zillow的风险投资商Benchmark Capital的高级合伙人比尔·格利深谙行业变迁:“将一家创业公司三年之内推动上市是1999年的思维方式。”
可行盈利模式之有限,使这一审慎态度持久不衰。传统的广告模式的确行之有效,但其要求对精准受众的挖掘相当深入,绝非一日之功。而且时至今日,除了广告以外,诸多Web2.0公司并未找到恰当而可靠的收入增长点。
不过,尝试性的探索正在进行中。类似MySpace最初形态的音乐推荐和社交网站提供了新思路。它催生的“独立音乐”形态赢得了草根出身的年轻音乐人,也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音乐社区“Last.fm”正试图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从网络音乐和音乐会门票销售中获得提成。而另一家独立音乐零售网站Amie Street则更为灵活:网站专属的独立乐队通过销售网络音乐获得收入后,要向Amie支付5美元存储费用,此外再上交30%的收益。
当然,音乐网络社区之间的“共谋”也成为创收之道:CD网络商店Lala.com通过每月独立访问超过10万人的网络电台社区WOXY.com宣传其旗下艺人,后者从前者CD销售额中收取费用。此外,Lala.com还同唱片公司合作,举办网络投票活动。
其实,上述的种种尝试,皆需通过营收数字的“量变”引爆为商业模式的“质变”。对于Web2.0公司和创业者而言,综观其思路,的确不乏借鉴价值。但现实的问题仍在于:面对被收购的压力,如何迅速找到突破营收瓶颈的通道,通过现实收入的迅速积累与增长,向上市目标进一步迫近。(注:文章标题为本网所加,原文标题《失宠者》)据/《环球企业家》 文/骆轶航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