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今天的冬天似乎不太冷,但今年的互联网投资似乎很冷。根据咨询机构ChinaVenture上周公布的统计数据称,10月中国创投市场互联网行业已披露案例仅1起,投资金额在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总额中不足1%。有关专家因此认为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热正在消退。
与此同时,股市的创业板市场推出在即,中国的风险投资正迎来新的高潮。那么,为什么曾经被追逐的互联网公司反倒突然成为了冷门公司了呢?
大众评判台
励俊:不奇怪
这两年房地产、能源和矿产资源投资都是热点,收益率也比互联网行业要好得多,所以互联网投资额迅速降低并不奇怪。而且经历过上一轮投资高峰后,目前质量较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了。
赵文斌:缺乏赢利模式
互联网投资一直陷入过冷和过热的非良性交替循环中,在缺乏良好赢利模式下,依靠资金堆积只能形成繁荣的泡沫。互联网投资始终让资金犹豫不决,目前的冷场也许有助于互联网在压力减轻后反思今后的走向,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获得赢利模式上。
何钦:回报
互联网经过高速增长期,现在已经进入稳定期,能够赢利的领域,如门户、搜索等已被几大公司牢牢占据,其他人很那再打开局面,而新的概念还没有找到赢利模式。VC是一种投资,当然要讲回报,如果只有投入而没有回报,就算VC有多好的前瞻性,也坚持不住。
陈风:信心受挫
风投不可能只在互联网一棵树上吊死,如果其他行业比互联网能获得更多的回报、风险更小,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行业呢?更何况,如今中国概念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都在下跌中,还有被诉讼的,在这种信心急剧被挫的情况下,还有谁敢于冒这个风险来投资呢?
◆沸点特稿
互联网投资遭遇六大“冷冻剂”
林永泉
月有阴晴圆缺,市场也无法总在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