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的心病
网游世界的动荡和不安宁是陈天桥的心病,陈天桥一度想转型到内容产业,梦想以“盛大盒子”来确立一个百年的产业。
为了服务于这一产业,他甚至煞费苦心地拿到了新浪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然而,陈天桥千算万算,算掉了政策体制这一非商业性因素。盛大盒子闹哄哄地上场,却没有赢得万众拥戴的掌声。
2005年的转型不成功最可怕的后果是让网易和九城成了网游产业的代表。2005年史玉柱的进入点醒了陈天桥,网游产业还是一个油水十 足的行业。
他第一次顺从了市场的意志,在得知史玉柱将彻底否定网游世界的收费赢利模式之后,他于2005年11月提前布局,提前改变了旧有的收费模式。
史玉柱的《征途》其时还未显形,剑未出梢,陈天桥就感受了生命尽受威胁。他终于明白,人或许只能吃一碗饭。
2006年到2007年,陈天桥在很大程度上放缓了盒子的梦想,在强手进入的情况下,他不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在网游的世界,一着不慎,会落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在网游的江湖里,先入者意味着落后和挨打,而且威胁随时随地会出现,玩家的厌倦也随时可能产生。人在网游飘,实在是危机至极。
若干年后,史玉柱的巨人梦碎也是不难预测的。以巨制人,人何以堪。人都是凡体肉胎,史玉柱的巨人之梦本身就是史玉柱人生悲剧的根源。
杀回马枪的陈天桥2006年极其不顺,巨额的亏损让他颜面扫地,而网易和巨人不时抢走市场占有第一和市值第一的宝座又让他处在一个意气无法风发的尴尬境地之中。
网游竞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像股价一般涨跌互见的局面引发陈天桥的心病。于内,他尽力阻止团队出走重新创业,于外,他得无比警惕新入者的搅局,像巨人出世一样,世界为之一变。
很快,陈天桥根据自己的战略性的优势推出了控局策略。盛大的三大优势一是内容,二是平台,三是资金实力。
2007年,陈天桥的“胡萝卜”战略出台,分别命名为18计划、20计划和风云计划。
所谓18计划,就是“每个月18号,盛大听你讲故事,如果你的团队、你的计划能够被证明在未来有价值,那么你可以和我们联系”。听,盛大的棒棒糖有多么吸引人。
20计划则是要“拿游戏收益和游戏运营团队的骨干分成,最高分成比例可以达到20%”,陈天桥想以这样的方法稳定队伍。
风云计划指的是盛大计划投入20亿来收购有潜力的游戏开发团队。
2007年,陈天桥拿出一亿元收购了成都锦天科技。与其说陈天桥的战略是一个进取型的战略,还不如说是一个保全型的策略。
实际上,巨人的研发团队就是出自盛大。像史玉柱这样的大鳄,陈天桥永远无法阻止其产生。
而巨人仅凭一款征途而创造50亿美元市值的神话再一次激励着后进者的独立精神。
|